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笑喷!拿扎、落咋、辣砸…你的家乡怎么读“哪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7 12:57:5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一路飘红“哪吒”也成了“史上名字最难读的电影男主人公”连日来朋友圈弥漫着一个世纪之问——“哪吒两个字,你们那里的方言怎么念啊?”

  “拿抓”“拉杂”“挪炸”“呢扎”“闹赵”……无奇不有,朋友圈大型搞笑现场就是他了!

  前段时间,曾有一个短视频段子很火,一个小朋友看书上的哪吒故事,他读出来的是“那坨”。当然,这只是一个文字错读的搞笑段子。其实,哪吒这个经典人物,很多人小时候在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听大人讲故事了,以至于念书后看到哪吒两个字,会有点奇怪,原来是这么写的啊!

  所以,哪吒两个字怎么念,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牵涉到各地方言,就热闹了。相信很多人都会带入自己的家乡话念一下,然后好奇地问朋友:

  哪吒普通话读[nézhā],这个发音已经非常普及了,但说起各自的家乡话,就不一样了。

  成都人说“那抓”,广东有人说“拿砸”,浙江人有人说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苏人说“闹赵”。

  虽然《哪吒》导演饺子也现身说法,说四川方言念“luoza”。但还是有许多可爱的四川人民因为发音“疑惑不已”。

  当然!还有“辣砸”“鹅扎”“落咋”“泥渣”“娜扎”“梨渍”等稀奇古怪的发音版本

  有个福建网友脑洞大开,“哪吒不是太乙真人用莲藕摆成人形复活的吗?咱们闽南话‘莲藕’的发音就是‘哪吒’。”闽南话里“哪吒”叫“莲藕”?如果说前面一连串方言读音起码还能在文字上有迹可循,那“莲藕”就真的要靠想象力了,只能说中国方言博大精深。

  家乡话念哪吒是一回事,用普通话念哪吒是另一回事,同样搞笑。特别是对很少在书面上接触这哪吒两个字的老人和小孩,“哪”是个多音字,但很多人不知道,会直接把“哪”读成“那”。“吒”又是一个非常用字,不小心的话,很容易看成“托”或者“坨”,所以,真的有人把“哪吒”念成“那坨”也不奇怪。

  除了全民家乡话说哪吒外,不少地方的人还在争做“哪吒老乡”,想让自己的家乡成为“哪吒故里”。

  比如电影里提到的“陈塘关”,被四川人认为是哪吒的故乡,遗址在今天的南广古镇,据说3000年前,李靖就驻守在那里。这次的电影制作团队正好来自四川,特地安排太乙真人说了一口四川话。

  此外,哪吒这种逆天设定无论古今都会成为关注焦点,更是文人们感兴趣的描写对象。

  有一种说法称,哪吒名字的由来与佛教中的那咤有关,而那咤的父亲是毗沙门天王,母亲是吉祥天女,师傅是如来。

  不过,哪吒这个人物及其身世来历等许多故事,却是中国文人创造的。古籍《三教搜神大全》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传说,把哪吒塑造为一个神勇将军,只是细节还不够生动。

  后来,哪吒的传说成功引起了明代文人们的注意。他们纷纷从此取材,合理想象,共同完成了一段精彩演义。《西游记》中,哪吒的武器基本齐全,还讲出了李靖托塔的原由。

  在《封神演义》里,作者集中描写哪吒的故事,包括灵珠子转世、大闹东海、莲花再生、父子交恶等,情节更为丰富,将哪吒塑造成一个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小英雄模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封神演义》片段改编创作了《哪吒闹海》,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哪吒头上梳着两个发髻,臂缠混天绫,为老百姓除去作祟的妖龙,善良又勇敢,其天真烂漫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由于模样太过可爱,人们一度对哪吒进行过性别之争。其实,《西游记》里“哪吒三太子”的名号就已明确交代了他的性别,《封神演义》中也多次提到哪吒是男孩,太乙真人来道喜时便把哪吒称为公子。

  其实,不管是在《封神榜》等一系列影视作品中,还是在《哪吒》等动画片中,哪吒的形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演绎,愈加丰富和具象化,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