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涨姿势|十个东北人九种东北话:不是所有人都说“俺们那旮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3 10:58:4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原标题:涨姿势|十个东北人,九种东北话:不是所有东北人都说“俺们那旮沓”

  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本山大叔的小品和一系列与东北老百姓生活相关的电视剧在全国的走红,东北话变得家喻户晓。

  虽然东北话普及率如此之高,但大多数中国人都对它有一个误解,就是东北人都说着一样的东北话。但其实,东北话也是“一话各表”,懂行的观众能从《乡村爱情故事》里的口音,准确定位演员的家乡,至少精确到地级市。

  说到东北话,就不得不提小品和电视剧,正是这些文艺作品的播出,才让东北话火了起来。不过估计很多人并不知道,东北话的内部也是

  这段视频来自《乡村爱情圆舞曲》,熟悉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本山老师饰演的王大拿说的是锦州方言,每句话的后尾都会故意往上挑,这跟他在《卖拐》《卖车》等小品中说的铁岭方言有很大不同。

  事实上,虽然锦州和铁岭在行政区划上都属于辽宁省,但在语言分区中,位于辽宁北部的铁岭属于吉沈片,而位于西南部的锦州则属于哈阜片。

  贺巍在他的《东北官话的分区》中根据“爱、袄、藕、安”这组字读音的不同将说东北官线个县市(后来张志敏把方言点扩大到184个)划分为吉沈、哈阜和黑松三个大片。

  其中吉沈片的人会把这组读音读得跟普通话一样,哈阜片区的人则会把这组字读成“nai、nao、nou、nan”,而在黑松片地区读两种音的都有,甚至同一个字在同一个人嘴中也会发出两种音。

  接下来,他又根据z、c、s和zh、ch、sh发音的不同把三个大片又分为了8个小片。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语言终归是人说出来的,会根据人的流动、变化而发生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所说的话也会有所不同。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和交流的增多,临近地区的发音会越来越趋同。

  所以语言研究和实际是有所区别的,语言学家们划分的片区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所有人的发音都符合,也就是说,不是所有长春人说话都和这里所说的哈阜片长锦小片的发音特点相同。

  特别是在普通话不断推广的今天,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越接近于农村、与外界交流越少的人说的话会越符合这里所说的

  虽然被语言学家根据发音不同被划分了三大片8小片,但东北话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1、东北话普遍三声比较多;很多在普通话中不读三声的字东北人习惯读三声,比如:脊(ji3)梁、撇(bie3)开、媳(xi3)妇儿、中国(guo3);

  2、大部分东北人都不说r这个音,r声母的字他们多会读成y声母,比如:东北人(yin)、吃肉(you);

  3、都说四川人平翘舌不分,其实很多东北人也不分z、c、s和zh、ch、sh,比如:支(zi)持(ci)、手拉手(sou);这个情况在东北也比较复杂,有的地区的人都读zcs,有的都读zh、ch、sh,还有部分人混着读。

  4、东北人习惯把o为韵母的字读成e,比如:薄(be)荷、破(pe)烂儿;在东北,还有不少人会把普通话里首字为一声、末字为四声的两字词读成首字二声、末字轻声,比如:干净(gan2jing)、东西(dong2xi)、机器(ji2qi)。

  除了发音和语调以外,东北话和其他方言最大的不同就是用词,他们很多常用的词都是普通话里没有的,也非常有意思,比如:拨楞盖儿(膝盖)、埋汰(不干净)、唠嗑(聊天)、别扒瞎(说瞎话)、溜号(走神)等等。

  虽然东北话很好玩也很有特点,不过相比于其他地区的方言,它跟北京话、普通话是最为接近的,甚至很多研究方言的学者把东北官话跟北京官话归到一类。

  不仅如此,如今的东北话里很多词来自于其他方言。山东方言中的刀鱼(带鱼)、炮仗(鞭炮)、嫌乎(嫌弃)和京、冀方言中半儿拉(一半)、捯饬(打扮)、开瓢儿(打破脑袋)如今都成了东北人的常用词。

  明朝开始加强对东北管理,朱元璋时期,有军人和家属约39万人定居于此。明中期(1542-1578)有200万人从山东划船到东北。

  到了清朝,大量满族人跟着皇上南下来北京。虽然清政府对东北有封禁政策,但这也阻拦不了关内人对东北的向往,慢慢地,东北地区的汉人超过了包括满族在内的其他民族,汉语也开始占了上风。

  如今东北官话的形成主要源于晚清民国时期的两次移民。从晚清开始,清政府缺钱了,于是对东北采取了开禁放垦的政策,大量河北、山东的老百姓开始闯关东。

  有研究显示,晚清50年时间中,从关内移到东北的移民至少有1000万。这么多移民让汉语在东北成为了绝对的霸主,不少满族人会说汉语,却不会说满语。

  民国成立后的20年,东北又迎来了第二次闯关东热潮,这次又有1000多万人口来到东北。两拨移民以山东人为最多、河北人第二,所以不少山东、河北方言成为如今东北话的一部分也就不算稀奇了。

  虽然两次大移民使汉语取代了满语,不过东北方言和地名还是保留了很多满语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在东北,捉迷藏被说成是“藏猫”,这里的猫就来自满语,是树丛的意思。

  吉林(这里指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在满语中有沿的意思,乌拉指江,吉林因在松花江边上得名。黑龙江的齐齐哈尔这一地名来自达斡尔语,有边疆、天然牧场之意。

  我们所说的东北话指的是东北官话,事实上,在东北地区,并不是所有人都说东北官话。

  最多一拨不说东北话的东北人来自辽东半岛,也就是辽宁营口、丹东、大连一带,他们所说的是胶辽官话,跟青岛、烟台、威海属于同一方言区。

  胶辽官话被人形容为有海蛎子味,实际上就是拐弯比较多、鼻音比较重。丹东、大连人说话基本没有平声,都是拐弯的,而且相比东北官话降调比较多,韵母u比较少。虽然以上口音有的已经被东北人同化,不过差别还是能听出来的。

  除了辽东半岛以外,东北还有黑龙江的虎林和二屯两个方言岛也说胶辽官话,虎林的居民大都是从辽宁丹东迁移而来,而二屯的老户都是山东安丘人,一小部分来自山东掖县和黄县。

  黑龙江的太平屯和辽宁的朝阳两个地方说的是北京官话。太平屯是个方言岛,这里的人多是从河北省东光县和山东省曹县、泰安迁过来的。

  辽宁朝阳位于辽宁省的最西边,以前属于热河省辖区,直到1956年划入辽宁省,这里的人一直都说北京官话。

  黑龙江的站话也是非常特殊的。康熙时期,吴三桂的败部被带到北京,其中的800多户被发配到东北,很多被派到黑龙江的驿站当站丁。

  这些人大都来自云南,于是就形成了以云南话为底子的站话。不过现在站话已经跟云南话没什么关系,只是音调会和周边地区的人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乾隆时期,有不少满族八旗游手好闲,给国家造成很大负担。乾隆开始把一部分驻京八旗遣返回黑龙江,到道光朝共有5000户以上会讲北京话的满洲人被迁到现在哈尔滨一带。

  为什么很多人会说,哈尔滨话更接近于普通话、黑龙江话的东北口音更轻?这就是原因。

  不仅东北内部有不同的分区,在遥远的西南地区,也曾因为三线建设移民形成了东北方言的殖民地。比如四川的攀枝花市,几万东北人和他们的后裔,在四川方言的包围中顽强传承着东北话,以及西南地区最正宗的。

  当福原爱纠正中国记者“干啥”东北话应该叫“嘎哈腻”时,有没有一股被反客为主的暖流涌上心头?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大学宿舍里有一个东北人,临到毕业整个宿舍说话都一股大碴子味儿。

  一开始嘲笑东北话的室友们,一个个眼睁睁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后来才幡然醒悟:你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在手机APP“知乎”上,还真有人郑重其事地发问,而且成了热帖:为什么东北话容易传染?

  身边东北人不少,我一个天津人现在说话都是东北腔,张口闭口妹有,干蛤……为啥?

  央视春晚是啥场合?全中国人都在那个特殊的时刻盯着一群东北人,看他们用最凝练、最形象、最搞笑、最有机锋的方言唠嗑、表演。

  每年春晚几亿人看,30年下来,就几十上百亿人次,如果把奥运会看作世界最大运动类公开课,那么央视春晚小品堪称世界最大规模语言类公开课,关键还在于,这个公开课是成系列的,每年来一次!

  简单算笔账,每年春晚用东北话表演的语言类节目照两个算,总共大概半个小时,20年下来就是10小时,一亿人看,最保守地算下来就是10亿个小时。

  读者们呐,除了这10亿个小时的纯教学,还有电视台反复重播、互联网不断点播的更大量的课外复习,再加上生活里跟东北人打交道的“浸入式”实战演习,外国话都学会了,东北话哪有不会的道理?

  再次,春晚小品这种“教学形式”互动性更强。虽然隔着一道屏幕,但是看着演员搅动三寸不烂之舌,笑得前仰后合。

  观众的心打开了,东北话的魅力充分地刺激了他们柔软、敏感的语言神经,让语言习得立刻变得轻而易举。

  而且,观众们还要在春节假期的亲戚朋友间互相分享,这种“同伴教育”和迫不及待的“现学现卖”,那是最好的语言练习。

  另外,春晚小品这种“场景式教学”,为“金句”提供了一个个短小的喜剧情境,使得金句的转用自带喜剧效果,更具有社交属性。

  比如一说“要啥自行车”,人们就想到了本山一面夹眼睛,一面假装高声呵斥高秀敏的镜头,而忍俊不禁,也就在“别不知足了”“别想入非非”的语义之外,更有幽默的效果,缓解了由于“得不到”而身处的窘境。

  多少年来,在春晚小品这个具有春节新年俗性质的传媒艺术形式中,东北话是绝对的主角,它因而在中国人的文化空间里具有了某种强烈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我知道你懂东北话,你也知道我懂东北话,我们都知道周围人听得懂东北话,然后我们愉快地用东北话聊天。

  当本山大叔的小品在大年除夕一夜爆红,东北话的公共性也就再一次达成了。这就使得东北话这门方言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它沟通和社交的属性而具有“传染”的可能了。

  一定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别地方言,比如河南话或者闽南话没有在春晚上火起来?

  我相信东北话之所以能搭上央视春晚这趟文化高铁,当然有偶然性,但如果事后诸葛亮地总结,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是它近乎普通话,这使得他的传播和习得的门槛大大降低,这也是粤语尽管有大量的港剧、香港电影和粤语流行歌曲的大众文化载体支撑,依然没有在中国大陆普及的原因;

  其次,东北话又不同于普通话,有它强烈的特点,它的生动、直接、幽默,适用于春节喜庆热闹的场景。

  再次,从语言学的角度,东北话一定有它发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使它容易上口、便于发音,当然,这需要更加专业的语言学解释了。

  在那样一个场景下,人们在语言实用性之外,追求唠嗑的单纯快乐,也就是一种无功利纯审美的语言艺术性,使得东北话不断进化“成了精”。

  另外,东北人远离中原,礼教束缚少,他们的表达更接近本能,更加自由,更放得开,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其实东北不光小品出名,也出“大嗓”,某季《中国好声音》里东北人居半,被戏称为“东北好声音”,这也跟东北地广人稀,性格豪放,善于表达有关。

  纯粹论语言的精妙,其实别地方言未必没有,比如四川话、河南话、北京话,都不是白给的,其幽默劲儿也未必逊色于东北话。

  东北话借助春晚小品赶上了中国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的黄金窗口期,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确实应该给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潘长江等等这些出挑的东北喜剧人好好地记上一功。

  在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之笑声》上,乃至近几年各大卫视的喜剧类节目上,东北风依旧嗖嗖地刮,东北话声势不减。

  在快手等直播平台上,东北话依然雄霸天下,“扎心”的“老铁”们借助移动互联网又掀起了另一波东北话“攻势”。

  在北京工作快10年了,这几年明显感觉身边的东北人更多了:我们部门20来个人,7个东北人,占到了三分之一。

  平常大家都说普通话,但是你知道,东北话的春光是遮不住的,即便五花大绑,只剩三成功力,也够它阳光灿烂的了,再说了,架不住人多啊。

  如果不是“地图炮”,请祝贺魔性的东北话吧,你得承认,这是东三省响当当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方言母语,但可以选择热爱自己的母语,跟它玩耍,跟它厮混,转而发酵它,提炼它。

  鉴于每个漂泊在外的东北人都以“三天之内,不让方圆十里的人都传染上大碴子味儿就是犯罪”为己任,为弘扬家乡文化添砖加瓦,久而久之,看三分钟赵本山小品就满口“整”和“嘎哈”的网友,也会产生一种自己也是个精神东北人的错误幻觉。

  有这样想法的你不妨看看下面这个《东北语言八级难度测试》,你就会知道这门喝酒都能整出“掫”“扪”“倒”“抿”等无数动词的语言,有多花样百出。

  就算靠死记硬背完成了初级记忆,想要在合适的时机活学活用也不是件易事,毕竟东北话向来是不按套路出牌的。

  如果你走上东北街头,亲自和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唠半小时,然后被他flow的流畅程度、遣词造句的反应速度、活用比喻的精彩程度全面压制之后,你才会知道,东北话好学,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谎言了。

  他们极善于将各种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象的语言;将许多非动性的词语,都取动性表达。

  炖菜店要叫“一锅端”,撸串店要叫“喝丢一只鞋”,真心话叫“掏心窝子话”,努力叫“膘(四声)起膀子干”……一下子画面感就来了。

  再比如“掉链子”“秃噜扣”(螺丝掉扣,指关键时候搞砸事情)等跟机械加工相关的俏皮句,也都是从重工业发达的东北最先传出的。

  东北人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是全中国最幸福的园丁,因为他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深谙比兴之道,富有诗情地为每个生活中最寻常的东西,找到最不寻常的比喻。

  《东北一家人》里的牛继红女士早在15年前,就把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与混乱的电视剧产业联系在一起。

  比如说一个人脸皮厚,刘能损赵四是“国家为什么没有拿你的脸皮去研究防弹衣呢”;大妈埋汰和自己抢最水灵那棵大白菜的敌人是“枪毙30分钟都不带打透的”。

  因为这些精妙的比喻都不是出自死板的课本,而是得益于每个人独有的生活体验,不一定信达雅,但却十分符合语境。

  就看“吓一跳山”“瞪眼岭”“出不来沟”这些东北特有地名,几个字出来就能感受到命名人当时是爬累了还是迷路了。

  唯有一个比喻是整齐划一的,那就是每个东北妈妈都会把自家孩子形容成美食——

  如你所见,每个东北人都是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有力竞争者,他们总能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直来直去的语言进行游戏化处理。

  甚至根本不需要打草稿,就能把各种排比、拟人、比喻、夸张、讽刺、对比、拟声拟态词运用到一起。

  如果你认识一个东北人,看他状态是不是放松,就看他有没有动不动来几句东北名言警句,或是整点儿俏皮嗑。

  尤其东北的歇后语简直是一座富矿,大多发自底层,看上去很土,细细琢磨起来就很有道理。

  歇后语十级学者赵本山还能用自己超然绝群的文学天赋,把他们编排成一个完成的故事:

  南方人偶尔会纳闷,为啥说话还非得打个哑谜?其实不仅是为了卖关子、抖包袱,以求得语言的喜剧效果最大化,还可以一语双关、欲擒故纵。如果说歇后语在其他地方是用来益智的,那么在东北,它更多是用来埋汰人的:

  再加上,历史上东北人饱受强权、外寇欺凌,指东打西地说话绕个弯,往往也是躲避风险、巧妙抒怀的需要。

  即使无奈妥协,东北人也要抖个机灵表达出愤懑之情,小心思都藏在了字缝里,当属东北方言中特有的高级幽默。

  东北话就是这样一门丰富的语言,绝不是你想象中简单粗暴的一套东北三连(嘎哈、你瞅啥、跟谁俩呢)就能掌握精髓的。

  这不仅要得益于他们幽默爽朗的性格,见人就想上演本山大叔小品里的话疗,坐下就想跟你唠,还得从当地特殊的历史底蕴说起。东北不仅有满汉文化的融合,还受到俄、日、韩等国文化渗入的影响。

  比如“嘎达”“嗯呐”“耷拉”都是发源于满语的表达,而表示下水井盖的“马葫芦”一词,则来自日语。

  这让黑土地上的语言体系,和他们最爱的东北乱炖一样兼收并蓄,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于是你会看到,东北话讽刺起来不会少了戏谑,东北话的玩笑也往往是话糙理不糙。

  “得了真经就是你们唐僧的,惹了祸就是我孙猴子的,我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我沙和尚任劳任怨,忠心耿耿,你们还真把我当白龙马骑了?”

  《乡村爱情》里象牙山野生哲学家莱昂纳多·刘能不仅留下过“你淡定是因为你不怕死,我比你淡定是因为我不怕你死”的名句,还曾在女神谢大脚结婚时吟诗一首,赚得观众数行清泪。

  最后,甭管上面的东北话整没整明白,都得送大家一句赵本山在小品《相亲》里的警世箴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