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娱乐新闻 | 娱乐资讯 | 明星八卦 | 影视动态 | 音乐资讯 | 文章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娱乐新闻资讯网 >> 娱乐新闻 >> 正文

  没有公告

  让诗歌成为“现象级”央视最强综艺新番带你“和诗以歌”           ★★★ 【字体:  
让诗歌成为“现象级”央视最强综艺新番带你“和诗以歌”
作者:佚名    娱乐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15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由乡村老师梁俊与一群大山里的孩子共同演绎的《苔》近日刷爆了朋友圈,全网播放突破4000万,成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一首歌曲。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也让亿万中国人为之感动。这首动人歌曲取词于清代袁枚的小诗,它的走红不仅让央视最新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进入人们视线,更掀起了全民吟诵经典的热潮。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强势登陆春节档,节目开播次日,《经典咏流传》就一举拿下了豆瓣9.4的高分,创造了文化节目的最高评分。节目由撒贝宁主持,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庾澄庆共同组成鉴赏团。近百位经典传唱人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同为传统文化传承类节目,央视的“综艺清流”《中国诗词大会》已热播两季,第三季也有望狗年春节继续与观众相约。与《中国诗词大会》的“考官出题、选手对战”的对抗赛制不同,《经典咏流传》采用了“轻赛制、重传承”的节目模式,不用“诗海战术“展现诗词的博大精深,而是选择了如《将进酒》《木兰诗》等流芳千百年的经典诗作、《三字经》《声律启蒙》等朗朗上口的蒙学读本、《送别》《枉凝眉》等脍炙人口的荧屏金曲,由传唱人进行现代演绎。这些诗词能穿越千年,人们口耳相传、老少皆知,是因其词律、立意经受住了大浪淘沙,具有历久弥新的普世价值。

  可惜的是,我们孩提时头头是道,却不得其意;如今世故练达,却无心回味,渐渐淡忘,更别提唱诵一二。人人都曾有一份诗意情怀,《经典咏流传》像是唤起我们诗词记忆的一把摇铃,通过传唱人重新演绎、鉴赏团多角度诠释,映出人们心底的那抹“明月光”。无论是少年壮年还是暮年,都能跨过知识储备的门槛,和歌品诗,各享滋味。

  就节目模式看,节目打破了目前文化综艺“益智答题”和“朗读诵读”的跟风,实现了一次艺术形式的 “合纵连横”。除却现场天穹式的舞美装置、观众佩戴的心型点赞装置、场外观众“摇一摇”的跨屏交互等设计,这种打破边界的创新更体现在诗词的重新诠释上。节目将诗词与音乐融合,在挖掘经典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再造经典”作为核心要义,兼容古今、东西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语言表达技巧,通过“新声代”唱将和艺术家的续词谱曲,将诗词之魂用当今人们接受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托出,可谓曲曲皆经典。如疯马乐队演绎的《登鹳雀楼》就融合中国二胡、蒙古马头琴、印度萨朗吉、法国古典吉他四种民族乐器画风,其中的儿童英文吟唱更是与古诗词相得益彰。

  打开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之门,只需要一把小小的钥匙。节目精准地抓住了年轻人的喜好,将新生代明星作为一种符号载体植入,人气少年王俊凯演唱开篇第一首歌曲《明日歌》、音乐鬼才王力宏将RAP元素融入《三字经》演唱,为节目吸粉无数;更有老艺术家或素人们参与传唱,讲述真实故事,以质朴的情愫升华主题,使人情动、引人景仰。

  诗词吟唱之所以能走心、入心、暖心,不仅因为节目剑走偏锋、制作精良,更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对诗词情有独钟。中国人虽求中庸立身、克己复礼,但骨子里却是诗意又浪漫的,言语无法表达内心时,便按捺不住嗟叹、歌咏。战国时期,冯谖欲抒发寂寞之情与对向孟尝君的不满,便弹剑声声长歌“长铗归来乎——”;曹操临碣石、观沧海,感慨星汉皆纳于胸襟,便以歌咏志。仁者天地之心也,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乐山乐水、草木关情是我们的生命禀赋。由此,万物入诗,万物写我。这才有那么多妙笔生花和逸兴遄飞。中国哲学讲求大道至简,诗歌也无需多言,几句之间便可抒尽胸臆,好不潇洒。

  诗词世界是当代中国人的平行宇宙。念起诗、唱起词,便似得人间盛景,从此诗中自有桃花源;便似有大儒在侧,劝我隐忍苦难,助我扶摇直上九万里。吟诗便能神交,岂不妙哉?这些写出绝妙诗词的先贤大哲们便是我们所有人的偶像,他们留下一身风骨和金石之言永励后世,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要调动起人们对诗词的“一点灵犀”,音乐必不可少。古人作诗的规矩本就暗含着中国人独特的礼乐文化,字数、音律严格规整,吟诵起来自是语气抑扬顿挫,语调顺势流转,韵律感极强,传唱度很高。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自诞生以来,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就密不可分。古时的歌词便是文学,如汉乐府、唐宋词、汉魏六朝乐府等等都属于音乐文学。因此,在古代,音乐与诗词两种艺术形式早已水乳交融。但今天,符合传统格律的诗词吟唱几近失传。一部分是因为五音记谱不记长度的局限,一部分是因为现代汉语与传统汉语发音隔阂很大,古音韵失落。特别是我们熟悉的宋词,在南宋后便从觥筹间的应酬之作转变为案头文学,渐渐不能吟唱。

  复兴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命题。但时代环境在变,文化的土壤也在变。纵然,恢复古谱、考古科研对民族文化、对人类历史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审美变迁、语言流变的今天,要求全民完全接受并重拾传统文化表达形式是不现实的。自度曲大家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流传至今唯一词谱兼备的词调音乐原始资料)复原后版本,大众听起来确实会觉得大跌眼镜、难以欣赏。

  语言在时刻随着使用的便利程度而流变,音乐和诗词的结合方式也允许创新创造。很多人慕古尚古,认为传统与流行有高下之分。但都言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安知今天的流行不能成为明天的经典?我们今天要做的,便是将“传统”再造成“流行”,经历全民的再创作,再漫长时光中成为经典。《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最为成功的地方,也是把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难题找到了中国式解决的途径,它在潮流时尚和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会商机制。

  守护中国人的精神书屋,用音乐助力诗歌传播势在必行。历史赋予我们热爱诗歌的禀赋、也给予我们重新谱曲的包容。万事俱备,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创作环境与传播媒介的东风。《经典咏流传》播出后,会有超过一千万的中国人会记住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甚至可能超过它在三百年间传播的总和。

  诗词与音乐跨界领域已经起步。诗词这个大IP库,正在源源不断为歌曲创作提供养料,古风音乐便是这条探索之路上衍生出来的年轻流派,《将进酒》《琵琶行》等也一直被不断重新谱曲,用现代技巧、当代精神重新诠释古诗词。《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的意义,不仅在于用新颖的表现形式推动了古诗词的背诵与传播,更在于做出了为古诗新曲的高质量示范。要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创造性转化,绝不能浅尝辄止,追求单纯的“元素叠加”“旋律洗脑”。未来的跨界探索,我们期待不仅有面向各年龄段的歌曲改编、还会出现各种前沿艺术流派进行先锋探索,吸引国外的诗词爱好者前来交流合作,共同让古诗词焕发生机。

  人民网,《经典咏流传:用现象级传播解决传统文化走向大众流行的世界性难题》

娱乐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娱乐新闻:

  • 下一个娱乐新闻: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古诗词改编歌曲的综艺节目
    “美”可以唱出来?《经典咏…
    改编歌曲的综艺节目叫什么
    2021唱歌比赛天籁圣者选秀综…
    综艺频道全新歌唱类真人秀节…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
    综艺《青春有你2》秦牛正威又…
    “美”还可以唱出来?《经典…
    《朗读者》班底再造90高分综…
    新一季《经典咏流传》升级“…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娱乐新闻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娱乐新闻 | 娱乐资讯 | 明星八卦 | 影视动态 | 音乐资讯 | 娱乐新闻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