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播综艺是伪命题还是大机遇?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22 15:14: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最近网传直播综艺是风口,以直播平台为首,从资本市场到制作团队纷纷揭竿而起,大家奔走相告,一番景象好不热闹。笔者因工作关系,专注泛娱乐的行业与战略分析,最近几个月经过对网综、直播、秀场等综合分析,成此文供读者分享探讨,辩证的看待直播网综的伪命题与大机遇。 如果将视频直播平台的内容分为南北两极,南极的是秀场直播,北极就是网综节目。如果你说南极和北极有相似之处,可以说两边都很冷,冬天很长夏天短,食物很少野兽多,一不留神就会死翘翘。如果你问南极到北极有多远?答案是“猴子到人类的距离”,远到天荒地老、遥不可及。 秀场直播的内容未经策划,很轻很散,有若干个主播和直播间组成;用户可以“随时登陆随时看,随时关闭再回来”,不影响内容情节,仿佛美女主播一直在等你;进入任何直播间发现颜值不够、话题不符,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可立即切换,心里大吼一声不满意,一言不合换秀场;进场后可以与屏幕另一端的美女互动,甚至可以影响话题和内容,得到全场关注,虽然是主播在秀,而你感觉自己才是全场的焦点,随着一枚重磅礼物远离银行卡,仿佛听到屏幕后方的感叹与尖叫声,声声不息。 秀场直播的用户是小散,能不能有好收成也不确定,但是只要美女主播足够敬业,聚沙成塔还是可以有不错收入。当然,小污是必须要有的,这是秀场直播的标配,必不可少。以上,用我们平时工作的枯燥的语言表达,叫做碎片化、强互动、存在感与高度共鸣。其实原本十几个字就能讲明白的,也许我当年投稿形成的惯性,骨子里总以为按字数计算稿费的。 网综节目那是策划精良,步步为营,从一个想法开始,做几十、上百页的PPT(如果是国外购买的版权节目,几百页PPT也有),毕竟是2B(这个2请读吐的音)的嘛,有人买单能诞生,否则还在孕期,孕期无限长,有人出钱随时生。看网综节目,一般几十分钟、一个小时要的,看的时候注意不能分神,无论你看做菜、还是狼人杀,中间如果漏了内容,后边连不上;但是话说回来,其实看的就是明星嘛,纯素人的网综节目能找一档么?告诉你全网没有!其实明星们翻来覆去就那么点话题,偶尔出个包袱都是脚本设计好的,纯内容是真心没法看,但是后期制作厉害,一句普通话,后期加工:重复播放+屏幕特效+应景音乐,逗得你在屏幕前花枝乱颤。这个事我一直在想,其实科技进步了,人人都可以成为郭德纲,费劲练口才、写段子,不如整个制作人,将录好相声后期加个特效,说《口吐莲花》时,屏幕上真飞出一个莲花哗啦哗啦的反复放几遍,把郭德纲的小眼睛加个特效,配上一首小眼睛和莲花的爱情音乐,更得有网友笑到送医院。 以上,用我们平时工作的枯燥的语言表达,你肯定读不下去了,我写首诗:成功招商是前提,消费明星和美女,脚本策划超能力,制作合成打游击。最后,别忘了,加小污。当然,这些只能保证你做出一个不错的网综节目,如果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综节目,必须要占据几大视频网站的首页。 纯粹的直播综艺节目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你能将人和猴子画上等号,那么你赢了。下面说点严肃的话题。 首先,综艺节目要直播,做不到碎片化。用户看起来不方便,这一点而言,秀场直播有天然优势。秀场直播是火柴盒结构,所有的直播秀场是一个隐形联盟,而每个秀场由若干个直播间组成,从而形成一个碎片组合。应用场景是,无聊的网友们打开手机,随手翻着美女,能看、能聊、能互动,潜意识想着还能要个微信号。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法也实施多年,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打发时间需要经济支撑,无论你逛街、看电影、约饭、喝咖啡都是要花钱的,总之无聊就是商机。碎片时间的消费是刚性需求,自打有了互联网以来,BBS时代刷文字,微博时代就开始刷美女图片,宽带时代刷视频,移动宽带和大屏终端从天而降,现在都喜欢刷直播。碎片时间消费是刚需,尤其在这个越来越“轻”的年代。 其次,综艺节目是消费明星,明星们本身就是带着注意力来的,俗话叫自带流量。你随便翻翻各大视频平台的网络综艺节目,都是明星站台,行话叫看卡司,无论做游戏、侃大山,或者秀真人,都是卡司才有注意力。《hello女神》算是消费美女的节目,但也要请一些嘉宾站台,而《加油美少女》最后就几乎没怎么消费美女,都消费嘉宾了。我刚翻了一下四季度要上几大视频网站的24档综艺节目(没错,是24档,这并不是全部,总计不到300个小时,每天看3个小时,你啥也别干了,一个季度正好够看),几乎全有明星站台,内容涵盖了情感,美食,娱乐,游戏,亲子,户外等等方方面面。感叹一句,这么多节目背后都是钱啊,金钱永不眠,我最近常说这句话,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东东,就是太贪婪,有点好事全挤上去,最终不挤成坏事都不会退场。综艺节目是2B的,直播秀场是2C的,谁出钱谁就是导向。如果某明星敢在没有脚本的情况下、没有2B买单的,依靠和网友发嗲赚打赏的模式下,做一季(12集)综艺节目,这个人如果没有疯了,那他/她绝对是一个暗星,而且很暗很暗。即使真有这情况发生,那还叫综艺节目吗? 第三,综艺节目要直播,做不出“强互动性”。强互动性就是网友说话,对方有回复,有交流。秀场直播中,有些直播间人太多的时候,造成弹幕刷屏,有些网友就换房间了,说话被淹没,没互动就没感觉啊,网友要的可不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深陷其中”,那东西叫影视。综艺节目要看脚本的,笑点、槽点、爆料点都是有设计策划的,卡司接活之前会看个脚本大概,录制现场如果有环节不好,导演会喊cut,重新来过,如果是直播,这事咋整?另外,强互动性也表现在,弹幕太快太多的时候,网友与主播没法交流,网友之间也没法交流,有些网友会离开。这有一个用户数量的曲线,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的终端屏幕就几寸而已。所以综艺节目在后期制作要下很大功夫。如果你问我做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哪三点最重要,我可以回答你就是:明星+招商+后期制作。如果非要在这三点基础之上再加一点,那就是:视频网站首页推荐。有了这四点,傻子都能做出成功的综艺节目。 第四,综艺节目做不出存在感。那是一种花钱之后带来的感觉,很虚幻,但是很爽。网络上的存在感比现实世界来的容易,现实中没机会站在台上获得大家瞩目,更别说获得美女的瞩目了。但是秀场直播很方便,可以给你美女面前的存在感,那感觉令人神往,欲罢不能。好多传说都有神豪在直播秀场一掷千金,一晚上抛出去几十、上百万,我分析背后都是因为存在感这个东东。为什么好多企业家都想退休后做老师呢,因为还可以讲给别人听,可见存在感深藏于人性之中;综艺节目里,一群明星坐着侃大山或者做游戏,现场观众哗哗鼓掌或者哈哈大笑,明星们自己刷存在感呢,哪有多余的给你。 2016年网综和直播的大年,一方面是行业公认的直播平台迫切转型需求,另一方面是内容生产企业公用的“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的口号,双方一拍即合。今年预计网络综艺节目超过200档(不算台综),影视剧产量约2万集,目前还活着的直播平台200多家,我每天朋友圈都是开机、杀青、节目预告…… 近几个月,我和我的团队深度分析了近20档网络综艺节目,我的结论是网综直播这个模式还不成熟,但并不是不能做。直播网综一定能做,而且有很大的机遇。今天太晚了,先写这些,下一篇文章我会侧重写清楚“网综节目制作的大机遇和实操方法论”,各位请期待。 上文说过,如果将视频直播平台的内容分为南北两极,南极是秀场直播,北极是网综节目。南极到北极有多远?答案是“猴子到人类的距离”,远到天荒地老、遥不可及。有内容的直播平台不像团购,当年的千团大战与今天的直播平台之争也不同,内容之间的差异化之路可以很大,团购的提供门店是高度重复的。直播有刚性需求支撑,人们对碎片时间消费的需求、对文娱消费的升级需求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很刚性。但是直播本身被功能性之后,与团购、拼车、附近、到家等功能化需求有神似之处。直播的一头是刚需,一头是功能化,直播平台如何突围,下次我们再谈。 今天围绕着直播综艺节目的实际操作来谈。直播平台迫切的转型需求或者说转型压力,与供大于求的网络综艺内容,正在形成推动“网综节目直播化”的尝鲜力量,甚至正在积蓄真正的“直播网综节目”的条件。只欠东风,剩下的就是制作一档真正的直播网综的落地方法了。 真正的直播直播综艺节目,首先要符合移动视频时代的特性,适应碎片化的应用特点。这要求直播网综的内容设置要类似火柴盒结构,降低节目各环节重量,相对于过去网综节目的紧凑内容设计而言,直播网综的内容要轻来轻去,每一个环节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多档话题相对独立,各个环节都可以拆分成一个个小节目、小场景、小话题。移动视频时代,节目的轻重决定了播放终端,播放终端决定了观看的时长,碎片化移动时代的应用,转换要快,看的内容也无需太紧凑。毕竟看综艺节目的同学们都是八卦心理,来围观的,看人多就上去凑凑热闹,宝强宝弱不重要。 小话题伴随着现场的场景都要变换,简陋点没关系,贴近生活不是罪过,秀场直播中不就是一面墙或者一张床的背景么,让人围观的时候还有共鸣,14亿人口中还是屌丝多。另外就是话题切换的反差要大,上一个话题是《渣男是如何炼成的》,下一个话题就可以是《雨果代表作品的时代背景》,熟悉与陌生在眼前交织,据说容易让人醉,那真心是醉。某种意义上讲,你用废弃瓶盖摆地图讲国际形势,与你在台上穿西装讲废品回收,效果是一样儿一样儿的。还有就是场景切换反差也要大,上一环节的场景在演播室,后面一个场景就在小树林。反正直播这个东西门槛低,要用秀场的心态做综艺,俗称脑洞,不是有句名言么,自古真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这个脑洞,就是套路。另外,很重要的是镜头的切换才可以赢得时间,给演播室调换场景和嘉宾主持人换衣服的时间。 所有和“内容”这两个字相关的东西,无论综艺节目还是影视、秀场,都离不开三样东西,那就是内容构成、视觉构成和情怀。渣男问题与《巴黎圣母院》两者本身就很容易找到一些联系的,马克思同志曾说过,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脑洞大是个基础,基础之上要有营养,思维方式和内容实质都要有营养,有营养的东西才长久。每天早晨都喝的东西可以是牛奶,绝对不能是可乐。直播网综的受众群体无论你怎么分析,脑洞足够大才能对上这个群体,本人年纪大了,脑袋只有网球大自然整不出一个西瓜大的洞,这玩意要依靠年轻人。线时代嘛,脑洞大要发动网友参与,灵感来自刺激,直播互动中就容易被刺激,刺的越深脑洞越大,话题越多,共鸣越咣当。实现这玩意需要点技术,技术团队干活用点心,研究开发一个用弹幕收集关心的话题的东东应该不难,例如网友提供话题的,可以再弹幕前后加个#号之类的,后台可以自动收集整理出来,节目中途就可以播报出去。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可以决定直播网综的成败,一战还用长矛和亮闪闪的马刀,几十年后二战就是坦克机械师的天下了,只是看谁先用谁会用。 这个录播概念和春节联欢晚会是不一样的,这个是为了效果。如果你留意看现在的网综,你会发现紧靠嘉宾发言的“包袱”是不够的,有经验的主持人可以控制话题内容的节奏感,却无法增加嘉宾发言的有趣性,要知道无趣就没人看啦。所以综艺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常见的手法可以将嘉宾发言通过剪切重复播放,配屏幕特效、配背景音乐等手法,增加观赏性。这里的录播内容,其实就是针对一些嘉宾常说的话题内容,做好录播内容,换机位、配音乐、加特效,提高节目的有趣性和紧凑感; 直播综艺之所以要直播,因为可以增加一个变现渠道,就是打赏,一档综艺节目,过去全靠B端买单,现在增加个C端收入,每期增加个几万、几十万真金白银并非不可能,如何触动、激发打赏这个事值得深入研究。录播素材可以使用在互动打赏环节之后,几秒钟的录播内容插进去,助兴。主持人看着网友的打赏,自然打心里笑开了花,心情更爽,节目也会更加带感,仿佛屏幕都在跳动。 录播的素材准备要多,要广,要形式多样,又能像万金油一样在多场景、不同话题之间随意插播而不影响效果(貌似只有广告才有这功效),这东西一旦成规模,我估计很快市场上会出现专供使用的素材制作商,我看像二更、一条、飞碟说等公司都可以干这行,毕竟我们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最终,市场会主导资源的配置。除了拍摄的素材内容,也可以有卡通内容、配音搞笑内容、段子合成、电影片段使用等。 直播网综这事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嘉宾不能来一次录很多期,你要知道大咖们都是比我还忙的,他们本质上是卖时间的,你一期网综节目45分钟,还得分成五七八个小环节,我堂堂水陆两栖大明星,来录几分钟就奔机场,这活谁会干?所以,就远程连线,有些靠脸吃饭的嘉宾连线内容如前述,录制好做成素材使用,还有一些靠才华吃饭的嘉宾可以现场连线,通过主持人身后的大屏幕展示出来,与网友的弹幕实时互动。当然,提前埋伏一些网友发点引导性的弹幕内容是幼儿园水平的伎俩,但是不得不用啊。 直播综艺节目,按照上述思路和方法最终生产出来,一定是可以做成龙虾两吃,一个刺身,一个煲粥,学名是“一档节目两个版本”,收视叠加。直播这个初始版本,占尽时段眼球,抢夺碎片市场,尽揽打赏收入;之后的点播版本,经过剪辑、合成、配乐、特效,再添油加醋,修枝剪叶配红花,做成一个具有二次传播价值的综艺节目(别忘记插广告),或者若干个由几分钟构成的短视频;两个版本有百分之五、六十能够重叠就很好,其余的在二次加工过程中要调整变化,甚至话题终点完全迥异,核心标准是给那些看过直播的人,再看一次点播的机会,而且要期待。吃过葡萄之后想尝尝葡萄干是啥味道,吃了葡萄干之后才知道,之前给你吃葡萄不是目的,只是个引子而已,真正的功夫都在葡萄干上,后面没准还能整出葡萄酒。 打赏环节怎么表现会更艺术、耐看?传统秀场里面的打赏,如果你回头重新看一遍,有些打赏行为感觉有点二,这个环节就变得非常不耐看,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伤筋动骨,要严肃对待。什么样的打赏可以留在节目中具有二次传播价值?我定义,应该是那些能带来笑点、槽点和内容转折点的打赏,此类打赏本人起名为“三点式打赏”,三点式打赏有推动节目向前走的感觉,天然带有存在感,打赏不仅成为现场的语言互动内容,还要有灯光、音乐、背景或道具的配合,你画面感一下:主持人可以眼泪鼻涕齐飞破吼,也可以学着女主播温柔发嗲:有网友送了一颗(现场天棚掉下个炮弹型柱状物体),这颗将轰出下一位嘉宾某某某,我们现在带着罪恶感连线…… 网友互动环节,涉及到弹幕互动、各平台之间的弹幕打通,跨直播间通知,点播内容的弹幕过滤等工作,这也需要技术创新。要将大量无聊的弹幕做成小字在不影响观看的地方闪现,有内容的弹幕飘在合适的地方,甚至反复闪几下,与现场语言的互动,同时有场景互动,有些价值内容经过处理留在点播版本中。关于一档节目两个版本,还涉及到诸如广告插播和植入,特效和后期合成,补录镜头和串场动画等很多细节事宜,这里不展开了。 最后,别忘记,加小污。小污怡情,不可或缺,这东西各位看官都是专家,我作为一名当代高雅文中就不费笔墨啦(注:文中,文艺中年)。 中国目前还活着200多家直播平台,看起来都很繁荣,这也说明市场足够大,数以亿计的网民手持移动终端。一方面,网友厌倦现有的综艺内容和直播秀场只是个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也许并不需要这么多直播平台,互联网行业的赢者通吃法则尤其在平台模式中最为淋漓尽致。平台毕竟只是个渠道,这个需要内容来填满,好的内容与现在网上存在的内容之间还有三万公里的距离,提升空间大的大的大。最近常听说一句话:好内容的路上不拥挤,而且道路两侧遍地黄金。 火秀泛娱之前的名字是火秀tv,定位是泛娱乐造星平台,打造植入心智的艺人入口到《亚洲偶像榜》新人出道互联网榜单,全产业链造星系统。火秀泛娱去年获得成为资本领投的4500万元人民币,今年11月计划启动下一轮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