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线上直播间成新舞台 为演艺经济带来新增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1 3:52:1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记者从11月8日发布的《2022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中了解到,过去一年,包括戏曲、乐器、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在内的演艺类直播在抖音开播超过3200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900人次。线上直播正在成为文化演出行业的“第二舞台”,为演艺经济带来新增量。

  据了解,随着“优质主播扶持”计划、“DOU有好戏”计划、“舞蹈传承”计划、“DOU有国乐”计划的相继推出,过去一年,演艺类直播场次同比增长95%,累计观看人次同比增长85%。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文艺演出机构也开始尝试线上直播。抖音直播运营负责人袁思会介绍,过去一年,入驻的国家一级演员带来超过2000场演出直播,来自上百家专业演出机构的6000余场表演在云端拉开直播帷幕。直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让小众演出内容收获新舞台、新观众、新收入、新传承。

  值得关注的是,直播正在给非遗类演出带来新生机。数据显示,抖音非遗类直播每天开播1617场,打赏总收入同比增长533%。在直播间听戏曲、赏民乐、看演出成为新潮流。直播打赏也为演艺经济注入新的生命力。报告显示,近一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打赏收入同比增长46%,超过6万名才艺主播实现月均直播收入过万元。对此,戏曲主播林蜜蜜深有感触,“线上直播成为了我们更稳定的第二舞台,弥补了线下的一部分收入。”

  打赏收入不仅改善了主播个人生活,也让濒危非遗项目的传承更有动力。不仅是粤剧、唢呐等大众较为熟知的艺术门类,潮剧、木偶戏、英歌等濒危非遗演出也在直播间收获超千万点赞。可以说,戏曲、曲艺、民族乐器等传统演出在线上直播打开新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认为,直播打赏的外溢效应对于小众、濒危的艺术类目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助力濒危非遗演出再现活力,有助于演艺生态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