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娱乐新闻 | 娱乐资讯 | 明星八卦 | 影视动态 | 音乐资讯 | 文章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娱乐新闻资讯网 >> 娱乐资讯 >> 正文

  没有公告

  川流不息·人物访谈|吕曦:交融·创新           ★★★ 【字体:  
川流不息·人物访谈|吕曦:交融·创新
作者:佚名    娱乐资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19    

  “Design”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解释为: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而“ Design”一词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应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内涵也超出“一般艺术”形式的局限。

  大数据时代不仅催生了设计在技术方面的演变,同时激发了学科融合的大潮,而设计又该如何应对形势,遵循以人为本,在物质生产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在吕曦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展开了一次对设计发展的探索。

  广州设计周交互设计教育工作坊、IxDC国际体验大会设计教育工作坊主讲嘉宾

  您曾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进行访问,在此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

  首先国外的专业之间比较开放,不同专业的同学会广泛交流,老师在专业课上的选题也没有特别的专业界限。比如即便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有同学会基于社会问题的思辨做一些综合艺术或装置艺术,他们乐意接纳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其次他们会聘请很多企业人士以及不同行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加入到课程中,这些年我们的课程中也加强了企业导师的引入和企业项目的对接。同时,相对于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的本科学习而言,国外对阅读和写作要求很高,几乎每门课都会提供阅读文献和书目,这样使得学生在本科阶段就会养成阅读与思辨的良好习惯,并反应在他们的设计过程中。

  我觉得设计作为一种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是我们从事实践类专业教师的重要经历。当我们面对设计问题,所有的设想和解决要通过实践方式来形成一个闭环,这其实是一个思维和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含很多认知和思考,也包括很多基本规则、方法等理论性的东西,我们都会带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学生毕竟没有那么多经历,而设计实践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老师们的实践经验和认知思考可以引导他们去理解一些比较专业性的理论和学术层面的内容,让他们逐渐在实践创作中去消化抽象理论。

  您的学术研究主要围绕着信息架构与可视化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展开,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密切相关,那么您是如何切入大众开展调研的?

  这涉及到设计的目标、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探讨。过去对于设计的评价,会更偏重创意、造型、形式以及最终的审美表达。但我和其他老师在深入一项医疗服务设计研究后,面对他们切身的问题和需求时,应该说非常受触动,对于设计的认知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设计不单纯为了好看,不只是为了达到形式上的创新,它是要为人解决问题。或者说,解决问题是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学生们包括我们自己,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里,下意识地观察人类在各种生活状态里面的行为和反应,尝试不断地去思考这些现象或者问题背后的原因;第二就是要切入到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群体里,切入到他们的生活现场里面去访谈、聊天甚至与他们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这样来获取第一手真实的材料以帮助后期更好地洞察设计问题和用户需求。比如目前我们围绕老年健康养老这类课题,我们会与学生一起到养老院,一轮一轮地跟管理者、医生、护士、康复师、老人甚至家属展开具体的调研。我们必须要站在服务的提供者与接收者的不同角度,去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是否能真正地洞察问题和需求,并且能挖掘出新的设计机会点,形成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定义,然后综合地运用专业技能以提供整合性的设计解决方案。

  交互设计努力去创造和建立的是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有意义的关系,当下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体验感,在您看来设计怎样才能更好服务于大众?

  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作为新的设计思维、方法或领域,在新的设计语境里都在关注非物质的设计对象。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更需要了解广义交互的概念,事实上,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交互无处不在,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处处都能感受并处于或小或大的交互关系中。而将交互置于具体的服务中,例如养老服务、日常出行或旅游服务、餐饮服务、快递服务等等,都会涉及到服务接受者与各种产品、空间、信息以及服务提供者、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当我们批评或者赞扬某些服务或服务的细节,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向他人表达服务过程中各种交互带给我们的体验,以及短期和长期的影响。这实际上也是促使我们去思考:设计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去创造和建立人与产品及服务之间有意义的关系。每个人、每件事情、每个情境里,各种交互所造就和表达出来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些时候我们基于效率和效能,觉得一件事情能够快速、完整地做好就不错了。但是如果在其中我们得到了人文关怀与情感支撑,甚至通过这样的服务我们得到了尊重、得到了温暖、得到了认同,那可能我们和产品、服务之间就会建立更有意义的关系。

  我觉得人本来就是多维的、立体的,做一件事情时很难去确切分割是所谓理性思维还是感性思维,就像我们的大脑,没有办法去完全明确左脑感性或右脑理性。

  对于艺术院校的同学,一般来讲习惯从感性出发,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设计很多时候它确实属于一种偏理性的,具有一定流程、方法的,但同时也并不排斥感性的直觉和敏锐,甚至有时感性在关键时候会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从事设计实践或者教学的时候,理性和感性是并重的。有些时候可能我们需要从理性分析出发,但最后会回归到感性的层面;有些时候我们的动机是很感性的,但是又要在过程当中去注重理性的分析和思辨。所以我觉得不用特别去纠结理性还是感性,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理性和感性都需要,它们在反复地循环交织,只是说处于不同的阶段,可能某一种思维有所倾向性。

  2020年初全球疫情爆发,我了解到您和您的研究生唐荣凌、毛昕雯一起创作了《COVID-19 of the World全球主要国家疫情数据可视化设计》,在此次的可视化研究中,你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创新和突破吗?

  我们是在2020年的大年三十也就是这个新冠疫情刚开始时,师生们一起自觉地启动了“设计战疫”云上设计工作坊。当时大家都居家办公,这次新冠疫情是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最真实的数据。当然一开始并未想到这些数据会怎么发展,也不知道数据能够反映出什么,只是用最基础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

  在全球疫情数据可视化设计这件作品上,我们利用三维的静态和动态不同的方式,去呈现全球当时主要的一些国家从八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段里疫情变化的数据,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在这段时间每个国家的疫情变化。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数据形态去思考数据变化后面所隐藏的各个国家应对突发性危机的不同行为和做法。在这个可视化设计实践和研究中,我觉得形式是其次的,最大的意义在于整个经历的过程。第一是我们怎样去采集和挖掘数据;第二是我们要通过怎样的逻辑去筛选数据;第三是如何去寻找数据的关联,也就是如何去搭建数据的逻辑和层级架构,这会导致我们主题的指向性。由于数据一直在发展,相关的数据挖掘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主题指向也越分越细,最终我们的研究生还有很多本科生都做了很多不同主题的数据或信息可视化。在这个过程里,当我们真正完成了某类主题下的数据收集、筛选、逻辑与架构时,才会围绕这些事件的讲述去思考视觉的形式和转译。如果这些作品可以不加用太多解释就能让大家看明白,我觉得可能就是包括编码、构成等形式里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不管是数据可视化,还是信息可视化,数据本身的状态才是形式最基础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去主观地创造一个形式。

  以前我们大多会以平面的图表的方式来表达,现在我们不仅会鼓励大家探索从二维到三维,甚至到四维的不同方式,还会加入更多的技术手段或工具,比如使用动作捕捉技术去采集一些即时数据,利用现在的一些爬虫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去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到了多元可视化探索的时候,所有的形式都没有限定,它无非是取决于我们的主题构建、数据类型和特点、讲述的逻辑等等,无论是文本、空间,甚至是故事、体验等,在保证逻辑清晰的前提下,可以开放性地探索更适宜的、更具有艺术性的讲述。

  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目前科技创新的大潮翻涌,学科融合可能会是最新发展趋势,您觉得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应向什么方向创新?

  不管是不是后疫情时代,其实关键还是社会、经济、技术、文化一直处于交织互动的状态。我记得布坎德教授,在20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里其实都已经很好地架构出了设计的几个维度,很好地阐释了设计发展的态势。过去我们偏重于对人造物的设计,现在更开放性地开始围绕有形与无形的设计,包括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组织设计等,都会涉及到更多学科交叉下的整合创新。

  设计应该去拥抱科技,因为技术确实能够带来很多不一样的创造力,甚至是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和呈现形式。技术本身也在促使我们去思考,设计这样的人文学科和科学技术这样的理工类学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地在特性中寻求共性,探索互为支撑的融合发展。

  所以其实还不光是技术融合,我们整个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学科界限。设计很多时候会关注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我们的社会问题,比如说生态问题、可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健康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所以也需要我们去了解一些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甚至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我个人觉得其他学科会更好地丰富和促发我们对设计问题新的理解和辨析维度,也能够让我们的设计解决更有价值。

  我认为设计有一个特点,就是真正蕴含价值和有意义的设计一定能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当代青年正是在中国繁荣发展的时代,已经很少有过去那样巨大的生活压力。也正是由于这样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可能多数会陷入在一种比较自我的生活状态中,更多地强调“我”的存在和“我”的价值观。而设计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所以我非常期望大学生们能自觉地贴近社会现实,去了解更广泛的民生生活,真正地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根究底,并因此从中得到最好的或者说最适宜的设计创意。

  第二,就是多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设计绝对不是单纯的形式语言上或审美上的要求,而是要面向社会生活解决问题。而很多问题往往都是复杂交织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充分地探查、辨析和指导设计解决。平时,除了艺术或设计的专业类书籍杂志,我觉得还可以关注一些新闻周刊,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书籍,以及科技类书籍或技术趋势报告等等。我相信多学科知识的建构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对个人的视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更高要求,以及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时的应变能力和转型速度。

  第三,我觉得这可能跟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又是必要的,就是学会去做人,学会去做一个积极正向的、内心充满善意的人。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在一个完全没有价值标准和判断的情况下,盲目碎片化地接受信息并被信息裹挟的变形人。所以我觉得年轻的学子应当有意识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里学会去尊重、去聆听、去理解、去关怀,养成正反双向思辨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三观正确、人格完备的人,能够在未来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秉持设计向善,勇于创新,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娱乐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娱乐资讯:

  • 下一个娱乐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部门领导访谈 彭晓新:聚焦立…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娱乐新闻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娱乐新闻 | 娱乐资讯 | 明星八卦 | 影视动态 | 音乐资讯 | 娱乐新闻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