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娱乐新闻 | 娱乐资讯 | 明星八卦 | 影视动态 | 音乐资讯 | 文章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娱乐新闻资讯网 >> 娱乐资讯 >> 正文

  没有公告

  中大、华工竟然共享一个校长网友:是百年难遇还是内有玄机?           ★★★ 【字体:  
中大、华工竟然共享一个校长网友:是百年难遇还是内有玄机?
作者:佚名    娱乐资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14    

  这年头,共享不是什么稀奇的概念,比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但是,你听过“共享校长”吗?

  最近,网上热传一个“最牛共享”传闻:广东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中大、华工正在“共享”一位校长!

  而这两所大学自创办起,都历经着重重变迁,也在砥砺前行中产生了多重交汇,渊源颇深。

  1934年9月,中山大学工学院随国立中山大学迁入广州石牌,也就是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校址。

  1952年,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化工、土木、机械、电机、建筑5个系并入华南工学院。

  看到这,只想感叹一句:缘,妙不可言啊。突然觉得共享同一位校长也好像是“命中注定”?

  大概就是早上在中山大学开会,中午去华南理工大学办公,晚上再回到中山大学继续处理事宜,也许还得去趟华南理工大学加趟班吧......

  但是面对繁忙的事务和“两边跑”的工作性质,高松校长反而能够处理得游刃有余。

  微博话题下,不少中山大学的学生都表示,自从高校长来到学校后,觉得校园活动自由了很多,生活也逐渐变得更好。

  更有某位热心人士“慷慨陈词”:既然如此,能不能让两座高校共享我一个学生?(想得美)

  但这一次,更多的网络声音都在表明,高松校长真的是一个干实事、处处为学生考虑的好校长。

  他于2021年11月来到中山大学后,先是取消了大四的体育课,为学生争取实习时间;

  也翻倍式增加了转专业名额,除了部分专业学科限制,学生们可以“自由转专业”;

  近些年大多数高校的大类招生进展都不太顺利,而高校长积极优化大类布局,为日后中山大学的大类招生作铺垫。

  有人说高松校长的举措是切实为学生考虑,也有人觉得他的工作力度远小于上一任校长罗俊。

  这一边中山大学的学生们热烈讨论,另一边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则觉得有被冷落到:

  总有人会问“华南理工大学怎么没有校长”,这也许是因为松松子实在太忙,看不到他的时候,或许你可以去隔壁中山大学找一找......

  其实这次热搜之前,高松校长也曾在几年前以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身份亮相中央频道的综艺节目《开讲啦》。

  “我每顿饭都去食堂吃,只是我一直没去过北二区食堂,我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整场节目轻松愉快,有忠告、有玩笑,也有资深的讲解,令现场观众受益匪浅,也算是为华南理工大学做了个“招生广告”。

  幽默风趣的回答和专业的演讲语录背后,是高松校长对于管理建设高校的坚定初心。

  那时候,拼命挤进城的农民家庭不在少数。可高松的父亲却为了农村教育事业,毅然舍弃城市生活,带着全家搬到农村,用瓦房建起学校。

  1981年,高松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而后深造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以及博士研究生学位。

  他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高松任教期间,有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从而影响学业。高松得知后悄悄帮他偿还助学贷款,让他安心学习;

  有的同学在科研道路上遇到困难,失去信心,高松耐心提供指导,帮助其走上学术正轨。

  他也会亲自推荐学生们一些最新文献,把相关杂志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大家,遇到与学生小组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章,他甚至会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发给每位相关同学。

  在教授研究生课程“群论与化学”时,高松考虑到数学推导内容多、理解困难等问题,坚持板书教学,与学生在推导公式时互动,力求学生们完全理解内容。

  从始至终,他都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进退。对于学生们在科研及人生道路方面的想法,他只会给出公正全面的分析,永远不会向学生们提出强制要求。

  任职10年来,高松培养毕业博士生17名,为培养分子磁体领域的中坚新生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两所高校的官网上,高松校长的履历格外精彩。他的建树不只在教育领域,科研领域同样有着他的丰功伟绩。

  早在本科期间,高松就已经在徐光宪院士领导的实验室做论文,读研后跟随徐光宪院士从事科学研究。

  多年来,他致力于化学领域,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北大的学生,有着对学问的执着,更不乏对祖国建设的强烈责任心。高松也是如此,为了节约科研成本、高效测定分子的磁性质,他和同事们日夜不离实验室,在行军床上度过每个不眠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松率先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同自旋的单链磁体,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uber教授早在1963年提出的理论以分子实物的形式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外他和研究小组还根据建立的单离子磁体概念,选取特殊的配体构筑了世界上最小的磁体。

  1998年至2011年,高松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领域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累计被SCI引用8600余次,h指数51。

  对于我们这些“门外汉”来说,以上出现的专有名词难免晦涩难懂,但惊人的数据已经直观彰显出高松为化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教师”,这是高松对外使用最多的称谓。

  时隔多年,如今的高松离开北大,肩负起两所学校的重任,但他似乎还是那个“教书匠”、“化学狂人”,化自己为光,照亮莘莘学子的成长之路,也为国家科研道路招纳无数新生力量。

  相比于“共享校长”的热搜话题,高松校长默默无闻的匠人精神,更值得我们看到不是吗?

娱乐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娱乐资讯:

  • 下一个娱乐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多档综艺连发快手综艺新故事…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娱乐新闻网声明: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娱乐新闻 | 娱乐资讯 | 明星八卦 | 影视动态 | 音乐资讯 | 娱乐新闻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