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加深对“新闻”的理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19 20:47:3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我是2003年担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培训部主任的。从那时起至今的18年间,不间断地讲一些新闻业务课,写一些探讨新闻采编技巧的稿子。以下10篇学习笔记是写给通讯员的,今天发表的是第一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媒体时代。什么叫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就是运用所有的媒体、所有的手段,使人们在广泛场合都能获取信息的时代。所采用的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站等,所采用的手段包括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互联网正在一步一步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深刻地到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种形势之下,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要顺应这种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在新闻的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一是新鲜性。新闻是新的,而不是旧的。新的才是新闻,旧的便成历史。在新闻术语中叫做“时效性”,说的是新闻是易碎品,怕压;一压,压在抽屉里,不发表,便过时了,碎了,成了历史了。

  第二个共同点是什么?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要真实,不能做假。假的就不是新闻,而是传言、谣言。现在,假新闻很多,有的为博取眼球,有的为赚取钞票,有的为逃避监管,有的为攻击对方。然而,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警惕并识别假新闻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第三个共同点是,要把这件事报道出去。一件新鲜的、真实的东西,不报道出去,没有受众,还成不了新闻,大不了只是一个私密日记或保密文件。新闻是要有受众的,报刊要扩大发行量,电视要提高收视率,博客与微信公众号要增加点击量,都是在争取受众,即争取读者与观众。

  除以上3点外,新闻还有其它什么特性吗?有的。如:重要性、接近性、奇特性、反常性、趣味性,等等。

  反常性:不按常态的事可成为新闻。如飞机一直误点,正点便是新闻。高铁一直正点,误点便是新闻。

  在新闻工作中,学会选择,精心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为什么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通讯社、不同的记者报道出来的文章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例子很多。这是因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选择角度不同,加工写作不同。由此可见,新闻是有选择性的。

  加深对新闻的理解,就要把握住这个“新”字。除了时间新,还有什么新?还有(1)新角度(2)新事件(3)新发现(4)新动向(5)新观点(6)新人物(7)新问题(8)新预告(9)新创意,都是“新”,都可以作为新闻来写。当然,在写作时要把握好时效性,加些新鲜的“由头”。

  对新闻有所理解后,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要学会提问。问题、问题,有“问”才有“题”。

  学会说话,说正确的话;学会交谈,能与采访对象深入交流;学会提问,能提出简洁、深刻、有分量、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都是记者的基本功。

  我国古人在修行时,强调“慎言”,即少说话。所谓“慎言语,养德之大”“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都是强调要少说话。这在强调学习、修行时是对的,一点没错。后来,有些成语、俗语更是强调不要轻易说话,如:“少说为佳”“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等等。

  作为搞新闻工作的,在采访中可不能这样。如果一场新闻发布会来个“沉默是金”,还开得下去吗?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克服紧张情绪,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一项基本功,必须经常练,经常用。

  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6月进入陕甘宁边区时,就准备了大量问题。他在《西行漫记》一书的第一章,就用了“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为文章开头标题。接着,他一口气提出了50多个问题,其中包括:“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中国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如何?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是怎样的?它能成功吗?一旦成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日本意味着什么?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阅一下。

  这些问题,题多面广,深思熟虑。正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斯诺采访起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回到北平后,发表大量通讯报道。1937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囯》一书,即《西行漫记》。此书问世轰动世界,连续再版7次。中文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反响,许多进步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无论是个别采访,还是参加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提问总是第一环节。不会提问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不善于提问的记者挖掘不到好消息。正所谓“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淺池者得鱼虾”。

  采访是写作基础,注意区分采访与调研是有所不同的,要明确采访目的,确立新闻主题,做好采访提纲。在采访过程中,眼、耳、手、鼻、口、腿、大脑并用,想得深些、远些,不淺尝辄止,有写作意识、发表意识。在谈话中注意礼节,学一点肢体语言。这些,经过反复训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些初出茅庐的记者到一个单位去采访,往往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这里有什么新闻?”这就显得比较嫩,比较幼稚。新闻要靠发现,要靠挖掘,吃别人嚼过的馍沒有味道。

  加深了对新闻的理解,就要努力掌握独家线索、有了第一手资料,就使记者在采访中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新闻线索多,便成了“富”记者;新闻线索少,便成了“穷”记者。这里不是指收入多少,而是稿件内容与质量。

  会议、文件、简报、领导谈话、群众反映、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热线电话、重大节日、闲谈、主动发现的线索,等等。

  曾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认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从群众中发现和捕捉先进人物弘扬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努力为人民提供一些精神滋养和前进动力”。他坚守新闻阵地60年,通过多种途径把握新闻线索,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实地采访,写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铁人王进喜》等名篇,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原总编辑、社长武春河说过:“艺术这东西,是个无底洞,千百年来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青春、心血和生命。‘艺术之树长青’是用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一个人,一生什么事情都不做,只做艺术,即便成就辉煌,也只是长河中的一滴水,与艺术本身相比,不过沧海一粟。艺术的繁荣与进步,还是要靠很多人前赴后继,后浪推前浪。”虽然他说的是艺术,但艺术与新闻是相通的,他讲的道理也完全适用于新闻工作。我们每一个新闻人,都要当好新闻战线的战士,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增砖加瓦。

  让我们一起,在全媒体时代抓紧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用我们的青春、心血和生命去打开新闻宝库那扇大门,去采掘更多更美的珍宝!(待续)

  浙江德清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届研究生、文学硕士。历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发行处处长、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办公室副主任、培训部主任;香港经济导报驻京首席代表、采编部主任。主要著作有《全媒体时代宣传干部新闻采编实务手册》《感悟生活》《乐在旅途》,有丰富的新闻采编与教学经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