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早读】以一个成人的姿态和立场去处理家长群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9 3:09:5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由于经常不回复家长群信息,他被老师当场点名提醒,于是他忍不住边哭边解释:“我天天加班到凌晨,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每次老师在家长群里表扬或批评孩子时,许多父母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骄傲或羞愧;有的甚至还会产生比孩子本人剧烈得多的情绪反应,比如欣喜若狂或暴跳如雷。他们的情绪似乎总是被家长群动态牢牢牵制着,充满了紧张与焦虑。这种巨大的牵制背后,其实源自于一种无意识的过度卷入。在卷入的过程中,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一个孩童的世界去面对成人的问题。从而导致角色错位,引发一系列矛盾。

  家长群,在一定程度上代入了学校的氛围,激活起我们小时候与老师相处的种种场景。在这样的场景里,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拥有检验和评价“我”的权利。从而形成一种错觉:一旦被老师点名提醒,就意味着“我”做得不够好;“我”必须努力改正,做到更好,去争取老师的表扬与认可。

  这个时候,“我”不再是父母,不再是一名成年人,而是老师跟前的一名学生。渴望被看见,渴望得到认可,是我们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终极渴求。也因此,我们容易在家长群里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中,去寻求老师的肯定,以此达成自己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愿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经历两次分离:一次是生理上的分离;另一次是心理上的分离。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是拒绝分离的,他们不愿意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家长群里,父母和孩子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所以,当看到老师表扬或批评孩子时,他们会觉得老师在说自己,从而产生兴奋或羞耻的感觉。长此以往,老师、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便开始发生错位,变得越来越混乱。

  一方面,老师似乎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安排、监督着父母与孩子的行为日常;另一方面,父母则仿佛退化成了学生,接受着老师的评价与检验。更糟糕的是,原本应该作为主角的孩子,却被动地成为了服从老师权威、满足父母需求的载体,彻底丧失了主观能动性。

  朋友玲玲就曾拼命围着家长群转,越来越疲惫。女儿却反而像个工具人一样,毫无激情。

  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逐渐意识到:因为小时候很少得到老师与父母的认可,所以她不自觉地退化成孩童状态,卷入进家长群里寻求认可。

  当这些渴求不断被澄清以后,她也逐渐跳出了潜意识里的孩童状态,回归到现实的成人状态。当她以一个成人的姿态和立场,去处理问题的时候,整个人的定力和力量感就跟着出来了。

  前几天,女儿因为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又被班主任在群里点名批评了。尽管心中依然会升起一股无名的羞耻与愤怒,但她提醒自己,不要提前代入自己的情感需求。

  当证实了原来错在对方的的时候,她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让女儿详细地解释了事情的经过,为自己正名。随后,她抚慰了女儿的委屈,并认真地与女儿探讨除了打架之外更好的解决方案。

  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既平息了自己的焦虑,也抚慰了孩子的不安。她不再是一个失控的孩子,而是一个妈妈,是孩子背后的那道墙。

  我们也许无法改变家长群这个现象,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去过度卷入,而是以一个成人的姿态去面对它。

  把主体角色归还给孩子,把获取真实体验的权利归还给孩子,不作变相夸大,也不做刻意剥夺。

  像个成年人一样,不惧权威,不会因为老师否定了自己的孩子而惊慌失措;像个妈妈一样,看见并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承认他的不足,同时也肯定他的优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