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心理访谈节目_百度文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23 17:07:2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太多的嘉宾(而且有些非专业的嘉宾),整个场合的布局,感觉不是特别适合这个栏目。布局不是像心理咨询的那样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更像是对当事人的评判,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个感觉对于受访者是有心理压迫感,不是以当事人的利益为优先的,仿佛更多的是为节目制作。(这只是我的直观感受,不能说我认为的就是对的,我只是表达我的感受)

  主持人说,无论如何,我们的这个家庭都不会对小杰放弃,永远不放弃(这个愿望是所有人的)。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也很坚信这一点能做到吗?因为妈妈说了,今天来了这个节目,如果他不改变的话,我也就没办法了,在小杰听来这是想放弃的语言和心态吧。谁又能够保证,他们走出这个演播室,就能够改变呢?当一切都回到从前的时候,又怎能让小杰有足够的力量不放弃呢?如果我们是小杰,问问我们自己,我们肯定能做到吗?

  小杰3岁那年,父母离了婚,他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三个人的感情很好,但是从小学开始小杰就出现了偷窃的行为,屡次管教,没有悔改,外公、外婆对此伤心、绝望。小杰13岁的时候,母亲改嫁并把他接来一起生活,刚开始一家人感情很好,自从发现小杰有偷钱习惯后,一切都改变了。小杰经常拿家里的钱,偷亲戚的钱,小到几块大到几百块。小杰用偷来的钱和朋友吃喝玩乐,吸烟、上网、。有一次小杰甚至还因为跟同学一起偷铁进了派出所,这让家人对他更加失望。为此,小杰妈妈非常着急,对孩子严加教育,甚至会动手打他,但是这些做法都没有使小杰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小杰在家里几乎不说话,甚至很长时间不回家。有一次小杰因为拿了家里客人的钱,继父第一次动手打了他,从此他更加不爱说话、不爱回家。妈妈为了让孩子与原来的朋友切断联系,举家搬到了现在的住处,依然无济于事。现在母亲每天在家照顾两个不到三岁的女儿,全家五口人的开销全靠丈夫每月微薄的工资支撑。

  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可以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启迪人们深入思考,继而达到引导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这也正是每一个有责任的媒介人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片头对这个家庭的描述,真的很让人揪心,我期待着看嘉宾有什么好方法处理这个家庭的问题。这个孩子如果我们只从年龄看,应该认为是到了可以懂事的年龄了,也的确挺“可恨”的,但是,看着这个孩子的经历,看着他经受的家庭教育方式,我的内心对这个孩子充满了理解和怜悯,他需要有怎样坚强(或者说坚硬)的内心来面对每天自己的生活?要怎样才能承受内心的孤独?(他虽然拿钱之后跟那些孩子混在一起,但是那种只是表面的,麻木自己的一种方式)要怎样的冷漠才可以不在乎亲人的敲打和谩骂?所有的这些,都让我看不到这个孩子还有一点经历思考怎样改过自己,这种情境下,似乎只有一个选择——破罐破摔。我想说:对生命多一点容纳。也许那个看起来不那么让我们认同的人,跟我们有着一颗同样的心。

  中国心理类访谈广播节目从无到有,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收听率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不能不引起传播学者的关注。

  心理访谈类节目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寻求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需要,而且促发了人们对自我需要的冷静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广播媒介具有了更为多样化的功能--一从最初的服务生活深化到服务心灵的新阶段。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孩子向善的力量,他能够向外公道歉,能够跟着家长来到这个栏目,我感受的是这个孩子的另外一面,他也想改变自己。他和他的家庭期待着专家能够给他们智慧的引领。然而,建平老师的当头一棒,是否会让孩子试图打开的心关闭的更紧了呢?(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讲,治疗所做的行为只应该对当事人负责,而不是对当事人进行道德评判。这不符合心理访谈的风格,当然我也不是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只是从我对心理治疗的理解出发,有了这样的观点,有班门弄斧的嫌疑)

  人格。如果能够得到社会资源的资助,可以加入类似“青少年行为矫治训练营”等机构,发掘其正性的社交资源,避免他陷入用钱交友,获得同伴接纳的误区。如果目前社会资源不够充分,在孩子完成中学学业后,可以考虑送孩子到军队接受军事化管理,防止其品行障碍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最终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

  专家这里,却否定了小杰“我也想改,但是我控制不了”的说法,也否定了郑委老师对小杰的理解“我控制不了”。我觉得这让孩子刚刚松一点的心,马上收紧了,因为权威的专家给他定性,他不是“控制不了,是不想控制”(这个定性还要小杰点头认同,这个定性直接否定了这个孩子的向好的趋向,其实,这个孩子就是一直生活在这种被否定当中,那他那里还有力量对抗自己的负力量?特别是妈妈的继续数说小杰的种种恶劣行迹,仿佛印证了专家的说法。这个说法不管对错,都是对小杰这个困境中的当事人是不利的。心理治疗不是说对错,而是看对治疗是否有效果,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授下习得。家庭中的孩子首先需要“被爱”,才能感知到什么是“爱”,进而学会如何去“爱人”。然而,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是近乎“虐待式”的对待——亲生父亲连枕头都不愿意给他买;外公虽然内心在爱孩子,却以极其粗暴的态度对待他;母亲显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但母亲经济拮据、婚姻失败、改嫁生子,并且解决自己人生困难的方式也十分愚昧,其许多行为都是雪上加霜的选择,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因此,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既不懂什么是爱,也不会表达爱,作为补偿,他选择在同伴那里,用金钱换取友爱。

  很久都不关注心理访谈栏目了,从心理访谈栏目换嘉宾(杨凤池、李子勋)之后看的就少了,今天的栏目是网友推荐看的,因为知道我关注郑委老师。告诉我说这期心理访谈有郑委老师参加。特意翻出18日的节目看。看了之后心理有点闷闷的感觉,这个感觉来自于这个案例,也来自于这个栏目的改版,怎么有那么多的嘉宾?心理专家为什么离当事人那么远?心理访谈的定位是帮助那些心理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向观众展示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影响,从而让人能够更多的透过表象发觉问题的本质,审视自己,发觉自己,让生命处在更自然和谐的情境中。但是,现在的改版好像离这些渐远。(也许这是我的偏见)

  播放小杰在电视台去外婆家的采访,外公的态度,是恨铁不成钢(当然理解老人的心痛),但是,那个方式若我们是当事人,我们该怎样选择?我假想倘若小杰真的跳了,外公会是怎样的心理呢?爱和心痛是要这样表达的吗?(外公再次强调了孩子改不了,整个过程,父母、外公等等,一切强调的是小杰改不了,在这个强调下,小杰如何能改?这个长期的过程,让小杰的心变得越来越硬了)。回顾小杰的整个成长过程,他一直是处在游离于家庭的状态。我注意到,妈妈说把小杰接回自己的家,但是,他们对待另外两个孩子的画面,看起来忽略了小杰,小杰只是在这个家里生活,但是他并不属于这个家,他的内心没有归属的感觉。那份孤独,我们是成年人,我们能够承受吗?何况小杰是一个本来就伤痕累累的孩子。小杰的那个日记,一个充满背离和打骂的家,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够迈进它?这个孩子太需要爱了,他不是心硬,是没有人给他让他感受到爱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看到了当主持人用心拥抱小杰的时候,小杰的冰融化了,小杰动情的流泪了。但是,这个母亲能够智慧的理解这些吗?是否仍然执着在自己的逻辑中呢?

  最后,专家对小杰说:开始可能不是你的错,当时间不是那时的时间,你的行为就可能有了对与错的区别。的话是很有道理,但是,小杰能够记住并理解吗?郑委老师做了有效的对小杰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父母的忠告:“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你要学会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给他怎样的温暖”。特别是委托志愿者对小杰的家庭进行指导,这个动作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最有意义的

  接下来的是建平老师的再次道德审判,建平老师说的没错,但是这些话不适合跟这个孩子用这个语气说,因为这孩子需要的是接纳和原谅(主持人和郑委老师,更多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孩子的茫然是唯一可有的表情,他也只能够用这种表情对抗。因为所有的人都轰炸他。(这句话是心理专家说的,我注意到郑委老师一直站在孩子这一边,因为他心理知道这是唯一可以让孩子动心,可以让孩子改变的方式。如果轰炸要是有用,小杰和他的家人就不用来这个栏目了)心理专家当着孩子的面,再次给孩子定性,说这个孩子性格出了问题。(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是这个孩子的性格出了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不是案例讲解,是要给小杰,给这个家庭的帮助的,这种当着当事人,特别是一个心理未成熟的孩子,这样分析是否合适呢?这个权威的说法。这个是小杰需要的吗?,这是对当事人有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吗?)

  一个榜样的作用,给予学生关爱和人生的希望。案例中的孩子显然没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

  学校和社会中接受引导和影响。孩子应该有机会接受特定信仰或宗教的正性熏陶和引导,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目前,在我国很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育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甚至教育者本身都存在价值观的误区和品行问题。榜样的缺失、行为失范是导致青少年步入歧途的原因之一。

  谈到拥抱的时候,终于看到妈妈也有柔软的一面了,但是,妈妈用了“乞求”这两个字,在妈妈的行为中,从指责变成了乞求,唯独没有感受到爱和尊重。孩子的直观感觉是,妈妈的指责和乞求都是为了她自己,而不是为了我(孩子)本身。

  主持人最后再次企图打开孩子的心,甚至提出了跟专家相左的观点,说不认为小杰的心是关闭的。专家说小杰为什么在外面就有很多伙伴,在家就不说话呢?结论还是说是小杰关闭了面对亲人的心。然而这个对小杰、还有小杰的家庭有帮助吗?怎样能教会他们打开各自的心,共同走到家庭生活中来呢?节目的最后,专家分析了小杰为什么会这样,而且告诉家长,这个创伤会跟随孩子一生,父亲的结论是,那既然影响是一生的,这个孩子根本不能救了呀?当父亲这样说的时候,专家说这个孩子有救,听起来有些牵强,后边给出建议,让这个家庭给小杰请心理医生,这个家庭有这样的能力吗?如果家长不改变,心理医生有办法改变小杰吗?

  当郑委老师问孩子每个月需要多少钱的时候,孩子说几十元,郑委老师说假如每月给你100元的时候,我很欣慰,因为我也知道这样一个成功案例。终于看到郑委老师快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了,可是这个方案还没有说出来,就被家长打断了,专家还补充了负面发展的信息(说甚至还可以发展到吸毒)。让郑委老师的这个可行的方案,对这个孩子有帮助的方案,还没有说出来就被否定了。为什么不能等郑委老师说完方案就说不一定,就给了否定?还指出了更坏会怎样,仿佛那也是小杰即将走上的一条路。这个会给小杰怎样的负面暗示呢?(我们当然知道不一定,但是连积极的尝试都没有,这个孩子要怎样才能改变呢?现场的分析,说妈妈是有爱心的(这个我们也认同的,哪个妈妈不爱孩子呢),把他们互动不畅的责任归到小杰封闭的心上面。(为什么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呢?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要怎样表达爱,告诉孩子怎样打开封闭的内心呢?要是应用心理技术做到这一点就好了。)然后,是妈妈印证专家的说法,举例很多,所有的指责都有一个关闭的力量,关闭着小杰向好的心理。家长仿佛证明着这不是自己的责任,是这个孩子不争气。这样否定一个人,到底是对孩子好呢还是更坏?

  幸好郑委老师接过了话题,让这个孩子紧绷的神经有了一定放松,有了一点被理解的感受。郑委老师做了孩子的辩护律师,给了孩子一种接纳和理解,企图引导父母认识到小杰是一个孩子,未曾长大的孩子,但是这个母亲执着在自己的逻辑当中,因为她不知道,若想让这个孩子改变,只有这个孩子自己想改才可以,需要孩子自己的认知和努力,而不是通过他们的打、骂和贬损的错误教育方式能改变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