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携爱同行伴你成长”困境儿童服务个案 社工案例计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21 1:02: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服务对象小辉(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是一名家庭困境儿童,父亲服刑,母亲已重组家庭;案主缺乏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

  服务对象性格腼腆内向、不爱与陌生人交流,家庭结构不完整,他感觉心里很压抑,想改变却很难付出行动,自卑和矛盾的心理纠缠。

  服务对象性格内向、不爱与陌生人交流、不爱卫生,生活习惯较差;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基本不会出门参与社交,因此缺少同龄伙伴,缺乏朋辈支持。

  服务对象3岁多时父亲服刑,母亲在弟弟满周岁时也离家出走,爷爷62岁,奶奶59岁均无劳动力,服务对象平时在家经常被奶奶责骂,与爷爷和弟弟的关系很融洽。

  服务对象的正式支持网络有社区政府、村委会、社会工作者,但服务对象不知道可以向这些部门求助。

  非正式支持网络只有爷爷奶奶及弟弟,自从其父亲服刑,母亲离家出走后,周围邻居小朋友都已经远离了他。

  通过多次的走访、与服务对象及监护人面谈了解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分析预估其问题有:

  服务对象的家庭关系比较单一,生活中主要成员是爷爷奶奶及弟弟,家庭整体氛围较沉闷,虽然爷爷奶奶关心和照顾服务对象,但缺少必要的儿童养育知识,对于孩子身心成长助力不足。

  服务对象由于长期缺少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在生活方面,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作息不规律;

  在学习方面较为吃力,缺乏必要的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难以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

  服务对象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独自相处,缺少与同龄伙伴的社交,缺少必要的娱乐休闲活动。

  传递服务对象监护人必要的儿童养育知识,促进家庭成员的良性沟通,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良性关系,助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培养服务对象的自制力及时间管理能力,养成正常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

  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与各类儿童活动,培养服务对象课余兴趣爱好,增进服务对象与朋辈群体的沟通交流,促进服务对象的社区融入,建立社区及社会支持系统以及重建朋辈支持系统。

  增能理论定义为通过帮助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提高他们个人的、人际的、社会经济的和政治的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状况的目的。

  增能理论是促进案主实现社会融入的有效机制,引入增能理论从案主主体角度挖掘激发潜能,推动实现社区融入。

  因此在介入个案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可通过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帮助其在参与社区发展过程中增强个人权能感,主动与人相互配合,相互适应;

  让案主的自我价值感、自信心得到提升,从而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增进案主亲自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交流。

  国内学者对社会融入有不同的界定,根据前人的研究,社会融入定义为是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够与其他个体或群体平等的互动、交流,获得机会和资源,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依托社工站链接发展资源,增加案主参与社区交往的机会,促进案主融入社区生活,构建个人、同辈、社会支持网络。

  (1)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烈的改变意愿,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好好学习。

  (2)服务对象的主要生活成员爷爷、奶奶及弟弟性格开朗,通情达理,愿意沟通,同时非常关爱服务对象,愿意为服务对象做出改变。

  通过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了以下目标:

  1、挖掘服务对象自身的潜能,运用社工技巧,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2、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感,链接资源,缓解服务对象家庭困境,建立服务对象个人、同辈、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服务对象的社区融入。

  1、运用支持性、引领性等专业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利用赋权增能理论帮助其提高人际的、社会经济的和政治的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状况的目的。

  可通过挖掘或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帮助服务对象在参与社区发展过程中增强个人权能感,主动与人相互配合,相互适应;

  让服务对象的自我价值感、自信心得到提升,从而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增进服务对象自身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交流。

  社会工作者通过两次入户探访,运用专注、倾听、同理心等个案会谈技巧,结合心理-社会治疗中的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疏解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消极和紧张情绪,给予其改变的信心和动力。

  同时运用自我陈诉、对答的会谈技巧,结合《困境儿童基本信息调查表》、《困境儿童家庭监护缺失评估指标表》等结构式调查表收集服务对象的重要资料;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进行预估,并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商讨服务计划,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二)第二阶段:开展情绪辅导和陪伴,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增进有效的朋辈关系

  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社会工作者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家庭情况,与服务对象探讨家庭关系紧张的原因,并寻找重建建立家庭关系的切入点,鼓励服务对象主动向家人主动沟通。

  通过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促进服务对象家属理解其所处的困境,并给予支持。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服务对象是低保家庭,同时两兄弟也是家庭困境儿童,社会工作者结合政府相关政策;

  跟进案主的帮扶救助及各项救助的补贴,申请到教育补贴一学期2400元、家庭低保金1726/月、困境儿童福利300元/月,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为了让服务对象走出家门,增加同辈互动和社会参与,丰富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入感和自我效能感。

  社会工作邀请服务对象参与社工站开展“救助政策你我知”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做好一名派发宣传折页的志愿者;

  通过活动,服务对象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其朋辈群体的认同,拓展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网络。

  为满足服务对象获得休闲娱乐的需要,增进服务对象与朋辈群体的沟通交流,社会工作者带领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活动、小组。

  通过多次带领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活动,服务对象走出了家门,发现了社区的温暖,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里的同龄人建立了联系,为服务对象构建了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根据前期对服务对象全方位需求的探索,链接政府资源,联系结对帮扶了责任人,共同开展家庭微课堂,包含上门课业辅导及手工课堂等。

  通过多次上门探访及家庭微课堂的开展,逐步健全了服务对象的自我认知,增强了服务对象对学习的兴趣,养成了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激发了服务对象多方面的潜能。

  鼓励和赞扬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帮助建立自信心,以积极地态度面对生活。

  向服务对象的家庭传递正确的教养理念和监护措施等知识,服务对象的监护人照顾和教育儿童的技能得到显著提高,改善了服务对象的家庭监护状况,为服务对象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学习是一个持久战,要有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又通过给服务对象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服务对象悟出其中道理;

  帮助服务对象制定合理学习计划,探索有效学习方法,衔接在校班主任老师多关注督促,社会工作者定期电话探访,跟踪服务帮助服务对象保持理想的学习状态,力争学习成绩再上新台阶。

  社会工作者从介入前后观察服务对象的心理、行为、态度等方面变化评估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向服务对象深入访谈,了解服务对象和家人间的关系,了解服务对象平时在学校学习和人际交往情况,以及心理情绪变化。

  在生活学习习惯方面,服务对象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家也帮忙爷爷奶奶做家务。

  在交际方面服务对象现在与弟弟一起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在学校也认识到了很多新朋友,爷爷的朋友及邻居串门也会主动打招呼。

  服务对象最初腼腆内向不自信的状况,经过社会工作者两个多月与服务对象多次面谈,带着服务对象去参加社区活动和学习小组,服务对象融入到社区,社会关系得到提升,找到自信。

  从心理上、思想上发生了很大改变,服务对象学会改变了自己的过去,勇于面对新生活,树立了生活信心,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的目标,服务对象都逐步实现完成目标。

  培养服务对象的自信心特别重要,学龄儿童的发展深受其所在家庭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应充分了解服务对象成长的家庭环境及其对服务对象成长的影响;

  从服务对象本身及其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去开展各类社会工作服务。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注重从多方面提供服务,既要以服务对象为个案进行辅导,协助服务对象改变行为方式,又要针对其家庭进行关系调整,改善家庭关系。

  同时,对特殊困难儿童的帮扶只借助社会工作者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联合重要家庭成员,还要链接多方资源,促进服务对象家庭和社区成长环境的优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