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上海财大第17年开展“千村调查”:从校园“小课堂”到乡村“大课堂”大学生收获了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7/31 12:52:2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真实的中国乡村究竟是怎样的?中国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乡村治理如何引领乡村振兴?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暑期,上海财经大学1700余名师生深入全国1000余个村庄开展“千村调查”社会调研。日前(7月16日),记者跟随其中一支队伍前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一周调研,给这群城市大学生留下诸多难忘的瞬间:第一次走进村民家中,从农户口述中探寻贫困山村的脱贫之路;第一次深入了解荒漠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感悟人艰苦创业的“塞罕坝精神”;第一次在乡村灶台共做一餐农家饭,在劳动中感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

  “千村调查”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已连续开展17年,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8万人次的学生参与。“学校将校园‘小课堂’与乡村‘大课堂’贯通,让青年学生行田间、走地头、进农家,在亲身参与中认识乡村、了解乡村、助力乡村,感受中国乡村的时代变化,了解最真实的中国国情。”上海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许涛说,“千村调查”正在成为培养00后大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一片育人沃土。

  在上海财大,“千村调查”宛如设置在暑期的第三课堂,为学生打开一扇观察国情的窗口。

  抵达围场县后,一幕幕图景让师生们直呼“没想到”。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环流,有文化、有古迹,还有正在蓬勃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令上海财大经济学院大一学生刘畅印象深刻的是,在参观河北天乾地坤科技有限公司的过程中,企业对青年人才的求贤若渴。这家企业研制出可培育3克拉以上钻石的“种植神器”并具有知识产权,不到一个月就能“种”出培育钻石,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该企业部分岗位年薪可达30多万。“可见,乡村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在这里同样大有可为。”

  “经济学不能‘纸上谈兵’,财经专业的学生更不能坐在电脑前,靠着‘跑模型’写论文。”上海财大金融学院副教授闵敏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参与“千村调查”,从学生一路成长为指导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沉’下去,走进田间地头,走到车间厂房、政府大院,才能了解真实的中国经济,做有意义的研究。”

  上海财大理财专业学生董巍今年第二次参加“千村调查”,他和同学们来到位于银窝沟乡的银里村。这里主要从事马铃薯种植业,2018年从贫困村出列,2019年完成整村贫困人口脱贫,如今已成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从贫困村到示范村,骄人成绩的背后是银里村内外无数人的汗水和心血。”董巍感慨,两次深入调研注定是他人生中难忘的经历,“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人撸起袖子加油干。”

  “从田间地头获取的知识可能不是最整齐的,但却是最真实、最有抓地感、最接地气的。只有带着‘有泥土味’的问题做课题,学生们才会收获真正成长。”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熠已是第四年作为指导老师参加千村调查,见证了“千村调查”的迭代升级。

  比如,今年的调研首次实现无纸化调查,通过建设可视化大数据平台,对学生的调研情况进行实时更新。又如,此次的问卷题目较过去更加简短、口语化,便于村民理解。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张学良是“千村调查”首席专家。他告诉记者,师生们在完成规定调查工作后,还将根据后续研究需要,开展补充调研、电话回访、网络调查等;此外,调研团队将通过撰写报告、著作、内参、专报等,引领学生将“三农问题”作为学术科研新方向。16年来,“千村调查”发放问卷超过25万份,回收问卷超过19万份,撰写调研报告万余篇,形成完备的“千村调查”数据档案。

  “‘千村调查’绝不是走马观花式调研,而是要持续为乡村振兴‘输血’。”张学良介绍,通过校地互动,师生们的调研成果将通过多种途径“转化”,为当地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张学良指导过的多名博士生,读博期间还曾重返“千村调查”走过的村子,至少驻村半年以上,一边“进村读研”,一边为当地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今年,学校还将从1000多个村庄中选择50余个村庄进行系统案例分析,形成千村调查榜样案例新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接地气的财大方案。”

  对师生而言,“千村调查”早已不单单是一项社会调研,更是一场润物无声的心灵之旅。

  此行调研中,发生在塞罕坝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拨动着师生的心弦。塞罕坝,这个意为“美丽的高岭”的地方,曾因长期滥伐等原因,成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风沙通道。一代代塞罕坝人薪火相传,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一座“绿色长城”。

  在月亮湾望海楼上,师生聆听夫妻瞭望员24小时不离岗,舍小家为大家,十六年如一日守护林场的故事;在尚海纪念林,师生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献上鲜花,纪念这位党员的无私奉献;在塞罕坝展览馆,“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对联道尽了塞罕坝人乐观坚韧、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调研结束后,有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对比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中,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海财大大一学生郭艺首次参加“千村调查”。这段时间,她不仅学会了如何与村民“唠家常”式做调研,还跟着村民学会了和面、包饺子,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农民布满茧子的双手,谈到收成时幸福的笑容,农村一线党员干部和驻村干部晒得黝黑的脸庞,都是此行调研中难忘的记忆。

  行走在乡村田野,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上海财大学生处处长倪志兴感慨,“当一个个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铺展在学生面前,乡村振兴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不再是宏观的数据或口号,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