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人物访谈 国内会奖旅游重要开拓者——锦江旅游CEO郑蓓访谈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13 8:54:5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锦江国际的旅游板块拥有3家上海市首批5A级旅行社,锦江旅游是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优秀旅行社品牌”20强。依托集团综合产业链资源,整合原上海锦旅、上海国旅、上海中旅、华亭海外、上海旅行社、锦江会展等国内知名旅行社及会展企业的市场优势,锦江旅游正在以打造“全国领先的文旅会展综合服务商”战略目标为引领,致力于全国布局和服务能力提升,业务覆盖了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高端定制旅游、企业商旅服务、会议展览服务、文旅目的地发展等。

  本次专访人物郑蓓,系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上海旅游协会副会长,同时兼任上海旅行社分会以及会奖商旅分会会长。郑总学外语出身,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从入境游导游开始做起,从事过商旅管理、入境游外联等职业,深耕MICE行业20年,是我国会奖旅游和商旅管理的重要开拓者和见证人。在本期访谈中,郑总和大家重点分享她对MICE行业以及商旅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旅游行业新赛道新趋势以及文旅目的地新发展等诸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问题一:您外语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中旅,是国内最早从事会展旅游的专家,能否结合您的职业发展经历,给我们介绍一下上海以及我国旅游会展业发展的历史情况?

  郑蓓:那个时候学外语的学生基本上是进入跟国际交流相关的行业,一个是对外贸易,一个是旅游。旅游是作为民间外交的一部分,重点关注的是入境旅游,所以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比较大。30多年以后,整个旅游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已成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必需品。这30多年从业经验里面,我是在整个大的旅游行业的范畴里做了很多的细分市场。

  1993年到1995年我做入境游导游,1995年到1999年,当时有一个行业叫差旅管理、商旅管理,现在四大差旅管理公司都进来了。上海第一批就那么几个人做,我们是跟一家外资的差旅公司Thomas Cook合作,我是做他们中国区的销售,跟中旅有一个合作办公室,做了4年。1999年到2003年,我是回归了入境旅游,做入境旅游的外联,非常机缘巧合的是当我离开入境旅游五六年以后,入境旅游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对于中国的会展商务的需求以及高端的入境旅游包括奖励旅游的需求呈一个上升趋势,所以我就是在那个4年里面,机缘巧合地进入了MICE(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ing/Conventions, Event)行业,在MICE行业深耕了将近20年。

  说到会展,展览跟会议是细分的不同领域。展览,更多的偏商务、偏商业,各地政府都比较重视,因为展览不管是线上展览还是线下展览,是一个国民经济的贸易、技术交流,是有商务属性在里面的。对普通的旅游人来说,可能更多的从事的是会议和奖励旅游,文旅部和文旅局也一直分管的是会奖旅游。所以这20年,其实我主要是深耕会奖旅游行业,即MICE。旅游行业现在出现了很多的细分行业,比如MICE和TMC(差旅管理公司),都是非常大的细分市场,以前没有这个概念。

  问题2:您能否结合进博会或其他大型展会的入境接待情况,谈谈会展旅行社的特点?另外,您认为会展行业对中国入境旅游的恢复与发展有哪些关键作用?

  郑蓓:会展(旅行社)应该叫会展公司,因为未必所有的服务和专业化运营都是旅行社属性。MICE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尤其是服务商应该叫做会展公司。我在旅游行业协会当副会长,同时兼任旅行社分会和会奖商旅分会的会长,为什么分为两个分会,因为是两种属性。

  展览,尤其大型的展览更重要的不是对入境旅游的促进,而是对地方经济的促进。文旅融合、文商体旅,说的是“旅游+展览”“旅游+体育赛事”“旅游+文化艺术”。20年来入境旅游被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第一是签证政策的放松,现在叫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前说出入境旅游,现在说入出境旅游,签证材料简化、签证受理时间缩短、口岸签证、144小时免签政策。第二是移动支付,支付便利。第三是中国景区景点的提质升级,各个目的地都在说,打造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体验和品质升级。第四是跟经济发展有关,商务往来,经济发展频繁以后,入境游客自然就多。

  问题3:关于会展旅游接待定价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向国外组团社报价的时候,这个价格生成程序如何,中间有哪些关键要素?从会奖旅行社接待历史来看,竞争激烈程度如何,有没有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和趋势?

  郑蓓:锦江旅游已经把自己的主营业务分为3块。第一块旅游服务,是传统的旅行社业务。第二块会展商旅。国际上有惯例,一种叫PCO(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专业会议组织者),一种叫DMC(目的地管理公司)。DMC主要业务和旅行社一样是Logistic接待业务。PCO是全案服务,从最初会议的主题演绎、内容设置、议程设置、演讲嘉宾邀请,到预算设置、会议地点选择和venue sourcing,全部由一家会展公司承担,报价、预算设定是非常庞大的工程。另外,客户不是组团社,可能是一些协会、政府机构。如果是PCO,可能是最大的专业管理者,客户就是终端客户。会展公司PCO公司,只要注册就可以做,没有说一定要一个行业主管部门同意才能做。2021年9月,上海旅游协会成立第8个分会——会奖商旅分会,我是会长,成立初期会员50个,去年达到了70多个,今年底基本上破百。

  整个差旅管理我们叫TMC,国际上是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有国际四大差旅管理公司,美国运通、法国CWT(Carlson Wagonlit Travel,嘉信力旅运公司)、荷兰BCD(BCD TRAVEL)和英国HRG(Hogg Robinson Group),其中HRG被美国运通收购了,美国运通已经从美国运通银行分拆上市了,它是单独上市。这是一个在国际上存在了四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是为企业做员工出差管理的公司。中国的市场,也就发展了一二十年,真正的标志是美国运通和国旅总社合资,落地好像是在2002年、2003年左右,它是落后于整个国际市场发展的。但是这个市场在中国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所有企业都有差旅管理需求。我们看到央企对于员工的出差管理要规范化,自建差旅管理系统,聘请第三方管理公司做政策,然后帮助它管理。这个市场其实还没有成熟,而且对于酒店来说,差旅客户是非常重要的大客户。这个业务门槛比较高,首先要有系统,要么客户自建系统你代管,要么系统给客户用,一般跟客户内部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直连。另外,差旅管理公司一定要有垫资功能,对资金要求也是蛮高的。

  问题4:政府或协会对行业的发展帮助方面,他们对旅行社的指导和管理多不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您对我国的旅行社行业监管满意吗?对此,您有没有进一步想呼吁的?

  郑蓓:现在政府都在转变职能,以前说监管,现在说赋能。旅行社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出境游要发牌照,所以肯定要监管。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细分市场和赛道,政府主要是赋能,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支持,来赋能旅游行业的企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在经过3年疫情以后,怎样让他们重启。

  行业协会要搭建生态链平台,或者说是产业链平台。上海旅游行业协会会奖商旅分会,和旅行社分会、酒店分会不一样,成立的初衷是搭建一个会奖商旅的生态平台,所以里面第一有会务公司,第二有会议型的酒店集团。旅行社也可以加入,但必须以MICE为主营业务。第三是会展行业数字化系统公司。第四是一些特殊场地,比如说像新国际博览中心。最后有一些初创公司,就是一些新的Idea或者新的商业模式的一些公司。这个分会的行业会员数发展非常快,而且有很多已经参加了其他分会的人要加入。这样的搭建生态链平台的协会我觉得更是有生命力的,肯定对行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我不仅仅对政府和行业协会有呼吁,对整个行业都有呼吁。我们要关注行业的新发展,要关注新赛道。不管是从政府到产业链层面,还是具体到行业的个人,旅游行业或者说文旅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如果你只把目光放在原有的、传统的赛道里面,可能觉得生意很差、没有未来。我建议大家要关注新赛道,要做到终身学习。

  我在20年前做PCO的时候,政府没有说,你这个是什么行业,你怎么能在旅行社做呢?我其实还要呼吁我们整个专业院校、教师,或者是课程,或者是教材,要更新。细分赛道、新赛道以及新的业态中,专业人才其实是缺乏的。

  问题5:有学者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并得出国有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改善。您认可这一研究结论吗?您对于近期研究热点有什么建议?

  郑蓓:首先,旅游企业一旦上市,就是一个公众公司,一个多元化股权结构的公司。不能说国有一旦是单一大股东,或者是国有控股就一定效率低,我不认可上述观点。第二,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包治百病,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不管民营还是国有,民营也有很差的,关键是商业模式。如果商业模式出了问题,市值管理、经济效应一定会出问题。现在国有企业也有绩效考核,也跟业绩紧密挂钩。旅游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很多的政策束缚是放开的。

  近两年,热点在文旅目的地的提质增效、提质升级,是值得研究的方向。地方文旅在以前可能建了粗放式发展的景区景点,现在有的运营效率出现问题,还有一些后续资金投入出现问题。文旅目的地今后发展应该朝哪个方向走,这牵涉到产业链上的很多参与者,政府肯定是一部分,景区、景点的运营是一部分,游客引流的,旅游公司是一部分,配套服务的,如餐饮、酒店、演艺也是,这个产业链很长。任何一个集团,不可能从头切到尾,比如房地产切的是中间的地产,建设公司切的是建设,没有一家,哪怕央企,产业链是从头切到尾的。锦江切的是景区加酒店加文旅消费。景区是指景区运营管理,这是一个相对来说Know How的输出,不是一个资金重投入。第二是酒店,因为我们是主业,酒店规模全球第二大。景区的酒店应该怎么配套,是度假酒店,还是四星五星,怎么样配最合适。第三就是文旅消费,包括游客导入,配套设施招商,都是我们可以做的。文旅目的地提质升级最早最前面的可能是规划,既包括目的地的全域旅游规划,也包括景区的策划规划,中间可能还有建设,建设中间可能还有募资,这个我们不能完全不管。所以2023年,锦江旅游牵头成立了中国文旅目的地产业联盟,把这些产业链上的很多公司机构都放在一个松散型的联盟组织里面,互为客户,也互为供应商,这样走到各个省区市,就能直接帮他们全部落地,这是一个好的做法。作为旅游公司,我们想的不只是怎么导入游客,而是包括文旅目的地的管理和运营。我们的终端功能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模式不是所有的公司、旅行社都能做的,我们是锦江国际集团下面的旅游企业,依托集团产业链优势,有酒店、物业管理等,所以能做好文旅目的地的发展业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