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书预告《绽放的新闻人生:浙江新闻界影响力人物访谈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13 8:55: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面这些故事,都来自于一群资深新闻人的亲身经历和讲述。在浙江这片沃土上,新闻界涌现出了一批批才华横溢、影响力非凡的风云人物。他们以坚定的责任感担当新闻使命,用敏锐的眼光洞察社会百态,用独特的笔触揭露世间万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彩的世界。

  我社即将发售的新书《绽放的新闻人生:浙江新闻界影响力人物访谈录》,正是一本以纪实访谈为载体,全面、深度展现浙江新闻人风采的优秀之作。

  沈爱国,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导师。中国新闻奖专家评委,浙江新闻奖专家评委。曾获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浙江省“教书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浙江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获评杭州市第八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

  陈荣美,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新闻史论、城市传播等。

  本书采访了10位20世纪50到70年代进入浙江新闻界的风云人物,采用访谈的纪实手段,通过生动的个体口述,真实还原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故事,展现了他们砥砺奋进的足迹,执着前行的动力、以及对当下传媒行业巨变的思考和体悟。

  本书选取的10位访谈人物都有资深的从业经历,虽然他们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是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区域的媒体人代表。

  他们的叙述或充满激情,或富有哲理,或感人至深。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新闻人的职业坚持和职业追求,也看到了新闻人“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新闻不仅仅是报道,更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力量。

  除了详实生动的口述资料,本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图片资料,能让读者们更真切地感知口述背后那些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新闻人的峥嵘岁月。

  书中有着可触摸可感叹、有痛感有喜悦的“具体”和“生动”,不仅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以更真实、更精细的颗粒度展现了一代新闻人与他们所处时代的互动关系。

  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和讲故事,内容重在“传承”,希望所有时代巨变中的新闻人和传播者,能在这些新闻人身上感受到作为一个传播人的精神所在。

  如果你热爱新闻,如果你关注浙江,如果你渴望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那么请不要错过这本书。它将带你走进浙江新闻人的内心世界,让你领略他们的风采,感受他们的力量。

  高级记者,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为本书撰写了精彩、深刻的序言,他写道(滑动下图阅读全文):

  捧在手里的,是一本厚厚的书稿,记录的是十位浙江新闻界頗具影响力的人物与属于他们的媒体世界。他们中间,有我敬仰的前辈、学习的标杆,更多的是在这个伟大的改革时代曾经和我一起奔跑、一起期待、一起欢笑、一起收获的媒体同行。从职业层面上,他们都已经荣休,但他们的故事与人生依然熠熠生辉。他们为什么要将新闻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选择?漫长岁月里,支撑他们执着前行的动力以及抵达成功彼岸的秘诀是什么?他们曾经的足迹与奋斗的意义又是什么?41 年前,当决定就读大学新闻专业的时候,我向自己提出过这样的灵魂之问。今天,阅读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叙说,答案已然清晰:

  ——因为热爱。新闻是一件苦差事,没有捷径,没有空想,唯有苦行。在自己 30 余年的媒体生涯中,记得有过从温州返回杭州长达 38 小时的山路崎岖与风雪交加,有过穿行浙西南贫困带整整 52 天的“最难忘”的田野调查,有过在大西北甘肃、青海、新疆跨越万里、历时 90 天的最漫长的一次采访。在本书十位浙江新闻人的故事里,这样的艰辛随处可见。新闻就在脚下,也只能在脚下。而且,由于媒体行业的特殊性,新闻 24小时都在发生,媒体人的苦行亦必须 24小时在线。许多人说,奋斗是每一位曾经年轻过的人的天命。但奋斗背后的力量之源迥然不同:或因为压力,或因为动力。数十年为新闻界持续奔跑与奋斗,唯一的解释是因为热爱而绽放的不竭动力。热爱是一团火,永恒燃烧。

  ——因为发现力。媒体人的生命力在于其发现力。新闻不等于机械地罗列与堆砌事实,大千世界,事实有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分别,事实与事实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事实的演进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厘清这一切,对媒体人的发现力必定是很大的挑战。媒体人发现力的历练与养成,有赖于良好的思维方法,比如,你能否以历史为纵轴、以地理为横轴,构建起观察世界的坐标系?比如,你能否既善于在苍穹之上俯视万物,又能够像老农一样深耕脚下的一亩三分田,进而让自己的视野上接天、下接地?比如,你能否在强大理性的基石之上,懂得不同于他人的逆向思维、超前思维?再比如,你能否秉持批判精神,做一只好斗的“小公鸡”,学会阐述与辩论?本书记录的十位浙江新闻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媒体人的发现力,决定媒体人的价值;媒体人发现力的培养,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时间。因为时间、因为发现力而累积的,一定是历久弥坚的思想,这个世界最贵的产品恰恰是思想。

  ——因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我们总是问自己: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作为个体的人,有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双重属性。对自然人而言,活着就是生命意义的全部;对社会人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你的存在,能为他人、为社会带来什么。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自身的价值观密切关联,而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源于其生存的环境和时代背景。本书十位浙江新闻人的媒体生涯,大多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那是一个告别贫困的年代,是活力舒张的年代,是你我青春躁动、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与国家同进退、与民族共命运,是那个时代每一位中国人内心的最强音。新闻事业从来不是客观事实的搬运工,而是昂扬向上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之公器。如果剥离了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你将完全无法理解究竟是什么驱动着成长于那个时代的新闻人砥砺奋进,终其一生无怨无悔。

  新闻总是追逐变化的外部世界,而外部世界的万千变化也总是乱花迷人眼。互联网、新媒体呼啸而来,是最大的变革机遇,同样是最大的行业挑战。唯有找到永恒不变的东西,才能无所畏惧地去拥抱永恒变化的世界: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本质依然是人,技术次之;我们尊重技术,但不能为技术所困;我们尊重草根,但不能做粗鄙化传播的尾随者;无论何时,热爱、

  “第一次采访,编辑部派我去采访杭州市第一医院一位医生…… 我也不会提问,不懂得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第一次采访失败。回到报社,我完全写不出来,在社长面前哭了。我说我干不了记者,我要回到工厂去。”

  “这个栏目刚开始设计时,我们局长也不看好。我记得我当时曾对我们局长说:“局长,我一定可以做到全省第一,我都已经按捺不住了,我对现在这些墨守成规的传统的电视新闻表达形式,已经忍无可忍了,你相不相信?”……我说:“你看,我一定要放一个。”

  “傅老师记得很清楚,西部的山里有一个生产队,离县城有90 多里路,那时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记者过去调查就是靠走,才走一半,一天就过去了。当晚傅老师发高烧进不去了,要返回治疗。结果有个叫白季峁的生产队,他们知道北京的记者来了,就举着火把一路把记者迎到他们住的地方,跪下来说:‘请北京来的记者来看看我们的情况。’他们有4个小伙子是用担架把傅老师抬进去的。”

  “我经常问自己: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归宿是什么?尤其像我这样已经离场的记者,应该干什么?我后来琢磨出了两个任务:一是新闻评论员,积累了一辈子新闻工作的财富,对很多问题的认知会比一般人更全面,所做的评论也会更加深刻、更加生动;二是社会活动家,借助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去做很多社会工作的参与者。我觉得这两个使命不会也不应该因为退休而终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网传因航班延误无法回国,中国游客维权大喊:Go back to China(滚回中国),现场老外一脸震惊

  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正逐渐沦为一个笑线米巨鱼现身三峡大坝,大量“水老虎”引发担忧,专家:不必干涉

  百万粉丝网红直播中称头痛,下播后脑溢血住进ICU!团队:他有4个孩子,情况不乐观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看完《山花烂漫时》,985海归妈妈开始反思中产育儿:不应该把娃保护得太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