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央视 李佳明:试析名人访谈节目的主持技巧——以《文艺名家讲故事》为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4 6:29:2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原标题:央视 李佳明:试析名人访谈节目的主持技巧——以《文艺名家讲故事》为例

  摘要: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采访嘉宾,与访谈对象交流、沟通是日常工作,也是一门学问。抛开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不论,秉承反求诸己的自省精神,在主持名人访谈节目前准备充分以及调整自我,是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主持的实践和感悟谈起,旨在与同行们分享、交流一些访谈类节目的主持心得和技巧。

  主持人采访前的准备,大多是从解读名家经历、作品开始的。当我们面对拥有海量作品的名家时,常常会感到困惑,读不完,也不容易找出线索。我认为,这是由于解读目的不明确造成的。解读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作者的性格,要把藏在文字中的那个鲜活的他“挖出来”,从现象到本质,从作品到性格,认真地梳理,细致地寻找。这是因为,主持人最终要与他见面,要面对“真的”他,而不是读完作品或写一篇读后感而已。可以说,作品体现性格一一性格决定(访谈)气氛——气氛决定(节目)效果;也可以说这才是解读作品的最终目的。实践中我发现,可以尝试在解读作品时给名家的性格“画像”:他性格有点内向,或爱打抱不平;他热情奔放,或善于思考······总之,在访谈之前主持人要完成对他性格的预设和认知,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外,通过网上查阅图片、视频等途径来了解也是有效的方法。

  《文艺名家讲故事》节目中被采访的嘉宾、虽然年龄和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是功成名就的大家。比如,我采访的第一位嘉宾吴正丹,是中国第一位国际杂技“金小丑奖”的获得者,是位很了不起的80后。年少成名的她,会是什么样的性格呢?通过事前查阅她的经历,我完成了对她的“性格画像”:军人,东北人,长在北方,成名在南方。东北人通常是健谈的,访谈气氛应该不会闷;军人背景下她应该是干练的,表达上估计不会拖泥带水;从北方到南方,她应该是独立、敢拼的。完成了这些前期的“性格画像”,我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访谈的画面,这就让我充满信心地开始后面的工作。事实上,如果在采访中发现自己对采访嘉宾的“性格画像”成功了,会有喜悦甚至会有几分得意,但如果有偏差就需要立刻调整,这样的过程既有挑战性也有不尽的乐趣。

  除去节目的制作成本因素,将嘉宾置于其熟悉的环境中进行访谈,益处多多。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一旦进了“一家门”,即使不是家人,至少也不是陌生人。这个“熟悉的环境”也许是生活、工作的场景,也许是代表人生转折点、终生难忘的场景;这个“熟悉的环境”不只是现在的,也可能是过去的场景。让嘉宾带着观众进入他熟悉的环境,等于是带着人们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这时的嘉宾也会彻底放松,触景生情,被激发出超越文案的灵感和新的话题,使访谈成为身心愉悦的旅程。

  例如,《文艺名家讲故事》节目中令我至今仍回味不尽的,是跟随中国首位“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回乡之旅。文学家通常是内秀的,因为书写是他们最擅长的表达。访谈曹先生,我内心的压力不小。在去曹先生的故乡盐城的飞机上,我没敢多聊,生怕把节目内容给聊没了。我发现他常常盯着某个地方发呆,而且时间很长,间或拿起手中的小本子刷刷地写很久。这时我意识到,他喜欢思考,他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受周边打扰。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不愿被别人打扰。这时我立刻调整自己预设的访谈状态:我要变主动为被动,我要跟着他的思路走,不打扰他。我可以在跟随中寻找、发现自己需要的答案。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当故乡的风貌和童年成长的“草房子”呈现在他眼前时,曹先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更准确地说他变成了一个孩子,仿佛瞬间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交流中,我几乎没有提什么问题,只是“客随主便”,跟随曹先生兴致盎然地游走在他的童年世界中,任由他滔滔不绝、热情澎湃地讲述。那时的采访情景变成了他问——我答——他再解释的循环模式,我们都很快乐。我能感觉到他不希望我错过任何有关他内心的细节,因为那些对他而言都有着深深的感动。犹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跟随曹先生一起快乐“穿越”,几乎忘记了自己是在做节目。

  无论在舞台上、镜头前还是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交流,而与家人的交流同与朋友、同事、过客的交流是不一样的。其实,“与家人交流”的状态是大多数访谈节目所渴望的状态,因为它真实、亲切、自然。这种状态会吸引更多电视机前的“家人”驻足观看、聆听和思考。所以,主持人要让自己成为访谈嘉宾的“家人”。对于主持人而言,这不是一个外在的行为,而是一种自我的内心建设。当主持人定位自己是嘉宾的“家人”时,其语气、表情和思维便会随之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对方一定也能感受到:当嘉宾感受到主持人如家人般的眼神时,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交流是自然平实的,这样的访谈是充满魅力的。“家人”定位,不仅可以使访谈嘉宾感受到亲切和信任,同时也能保证自己始终如一,不“跳戏”、不“出戏”,这是因为在访谈过程中,由于摄影、灯光、录音等客观因素的技术停顿在所难免,这样的自我角色设定能让主持人在录制再次开始时迅速进人状态,并保持前后统一。

  在上海采访歌唱家廖昌永时,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从四川来看他的表弟。同为四川人,乡音乡情,让我很放松。我记得在进行节目开篇访谈录制时,走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我没有按照文案提问,而是单刀直入,以弟弟的口吻问道:“离开家乡这么多年,还会不会说四川话哦?”不成想,已是“廖院长”的他,立刻用乡音大声反驳:“当然会哦,溜得很!”

  那天的访谈是在欢快的歌声中开始的,我们迅速地进入“兄弟聊天”的状态。在录制间隙,廖院长偷偷地问我“录制结束后,晚上想喝什么酒?”这样亲切自然的兄弟般的情感早已超越了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访谈,相信也定会感动荧屏外的观众。

  “家人”的角色确定后,接下来要注意在访谈中让自己“入戏”,也就是要与访谈嘉宾同情、同理、同气,要与访谈嘉宾在感情上达到同频共振,始终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去感受、思考、表达——因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是他的“家人”,在其分享人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要支持他、理解他,不要打断他的思路、不要插话,更不要轻易质疑,要保护他投入的表达状态。同情、同理、同气是一种与访谈对象同步的情绪:他开怀大笑时,你不必克制;他深情诉说时,你要低婉聆听,做他最信任的、最想倾诉的人。信任是交流、访谈的灵魂,只有信任,才能打开心扉;只有打开心扉,才能释放人生智慧,才能品出人生味道。

  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事实上,能够成为电视媒体“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座上嘉宾,就意味着访谈对象是某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是社会成功人士。我真心觉得,我们要感谢主持人这份职业,让自己有机会与这些时代前沿的人物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记得刚刚接到《文艺名家讲故事》主持任务时,我暗暗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从每位名家身上,至少“挖出”一个他们成功的“秘诀”,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私心”,也是公心,源于同理心——我和观众都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丰富人生。每逢录制,我都反复叮嘱自己:今天不是做节目,而是与一位优秀的师长喝下午茶,要虚心、虚心再虚心,聆听、聆听再聆听,一定要取回“真经”。

  同时,我也要求自己,每次访谈之后,一周内一定要写一篇访谈手记,既是记录和总结,也是思考和沉淀。要让“采访一沉淀一思考一总结”的过程完整、完善起来。写,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思考,不仅可以梳理、发现很多未曾顾及的细节,而且能让自己的思考走得更深、更远。只有写出来,才能让做节目成为自己成长的人生课目。“载入我本、已入我心”。

  《文艺名家讲故事》并不是我第一次主持名人访谈节目。此前不成功的经历曾让我患上了访谈节目“恐惧症”。之后我告诫自己:认真生活,丰富人生阅历,成熟后再“挑战”访谈节目。主持《文艺名家讲故事》时基于对节目定位的明确认知,对访谈人物的深入了解,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和体会,我觉得自己这次主持访谈节目不仅轻松愉悦而且收获满满、受益终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