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访谈法如何确定访谈人数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10 14:47: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某些囿于定量调查的思维定势的人常用总体与抽样来评价定性访谈,总是提出“这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具有代表性”这样的错向问题,甚至主张必须加强定性调查的信度与效度。

  对质性研究和归纳法的描述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说它是“分析归纳”、扎根理论或者“证伪法”。这种定性研究是针对推进理论的发展而进行的。它提供了概念与发现新的信息之间的拟合度的验证。

  分析归纳法是由个案组成的系统,它以不断地证伪,对先前的解释进行检验和修正。它被一步步地验证,直到在其后的个案中,再也没有新的信息出现为止。

  调查不同对象的相同方面,然后得出其共性。这种方法相当于使用定量调查中的开放问卷,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总体是什么、有没有代表性、样本量应该是多少、如何进行抽样这样的一系列疑问而且无言以对。

  针对一个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全息与全程的定性调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案研究”。

  发现我们所不知道的或者想当然的某个现象的现实状况,其内部差异性与多样性,或者努力去发现同一个特征、现象在不同调查单位中的不同存在形式。

  第一要素界定了“纯粹的新”,第二要素则排除了非实际调查的资料,第三要素则限定了范围。

  在定性调查中,就某个研究目标而言,无论是单独一次访谈还是连续对多人的访谈,都不存在任何一种客观上的信息饱和。

  信息饱和的共同构建指的是,如果被访者无法表述,那么再高明的研究者也一筹莫展;反之,如果研究者稚嫩天真,那么被访者的再丰富多彩的信息也只能是付之东流。因此我们虽然可以在事后分析某个定性调查的得失与来源,但是在事先却无法对研究的质量提出客观的要求。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第一人是谁无关紧要,只要访谈的人数足够多,那么信息总会饱和的。但是在现场实施中,选准这个第一人却可以更加迅速地达到信息饱和。也就是说,第一人的“质量”高低,会影响到继续访谈的人数的多少。

  滚雪球抽样是一种虽然做不到等概率但是仍然努力靠近随机性的抽样方法,而信息饱和原则却是力图通过最丰富的信息而实现一种生活世界的重建。

  前者以人头为资料收集的最小单位,在逻辑上人头的数量与分布就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滚雪球的人数当然越多越好。可是信息饱和原则却是以信息的丰富与多样的程度为评价标准,因此它必然遵循相反的逻辑:每个人的信息越多则需要的人头就越少。

  因此尽量避免在定性调查中使用“抽样”、“样本”、“数据”这类只适用于问卷调查的术语,而是应该称为“选择对象”、“调查对象”、“资料”这样的术语。这有利于提醒使用者时刻注意两种调查方法的区别,以便在方法论的层次上时刻进行反思。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