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论“电影产业新格局”中影视表演人才的培养 ——电影表演教育的新思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23 12:10:5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原标题:论“电影产业新格局”中影视表演人才的培养 ——电影表演教育的新思路

  在经历连续数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电影从产业发展到艺术创作都不断向更新的高度有力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电影产业新格局的雏形日益清晰:分别以中影集团、华谊兄弟为代表的国有及民营“大制片厂模式”的出现,通过对优秀导演、演员资源的拥有实现了对制片资源的掌控;通过明星经纪、广告、发行、娱乐营销等其他产业板块的架构实现与电影制片业的支撑与互动,在对制片资源占有的同时,打通、拓展发行渠道,借助于制片及营销带来的现金流,加大对终端的控制能力。行业的风起云涌,强烈地冲击着演员队伍的格局变化。近年来,商业电影、演员经济、大制片厂运作模式的异军突起,更向象牙塔里“学院派”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能够使表演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作为电影人才培养的源头,更好的与中国电影产业新格局的发展相适应,成为当下电影表演教育亟待思量的重要课题。在此,结合笔者本人的学习经历和表演教学经验,粗略浅析电影表演教育的一些新思路,望能抛砖引玉,引发相关的思考。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戏剧表演,电影表演专业旨在培养从事电影表演创作的专门人才。然而长期以来,基于舞台培养演员的一些独特优势,电影演员的训练场地似乎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回到了舞台之上。不容否认,从理论支撑到方法与手段,舞台表演训练对于演员掌握完整人物塑造技巧的确扎实有效。然而电影毕竟与戏剧分属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多年来,正是由于电影表演教育中充分强调了舞台表演训练,而忽视了镜头前表演训练,使得一些影视表演专业的科班学生,在毕业伊始很难适应摄制组拍的摄要求。

  如果说那场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 “电影和戏剧离婚”“丢掉戏剧的拐杖”的大讨论,以及之后针对斯坦尼斯拉夫体系的重新认识和再次回归,还只是电影人为振兴电影表演而一厢情愿的豪情;那么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中西方电影发展的交汇处,站在已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国电影市场,重新审视已经几十年不变的中国电影表演教学时,是否发现它在许多方面已表现得有些陈旧和单一。电影艺术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电影表演教育的发展势必要打破舞台训练的单一模式,打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当今中国电影表演教育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完善更符合“电影本体”的电影表演教育及理论,已显得非常的必要和及时。

  北京电影学院的齐士龙教授曾将我国电影表演界面临的三项任务总结为:其一,电影观念的深入;其二,电影化能力的准备;其三,探索电影表演艺术的理论与技巧。因而,在当前的表演教学中,在利用经典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组织有目的的行动的技巧;在解决基础真实和有限度的真实的基础上,更要使学生掌握分解舞台表演技巧的能力,从而更进一步解决电影化真实,进而实现风格的电影化真实,无疑应该成为电影表演教学的重中之中。

  类型电影的形成及生产,与早期美国好莱坞片厂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片厂制是一种因商品制作、消费模式、利润分配而形成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在一切以盈利挂帅的片厂,受欢迎的影片发展成类型,然后作公式化的生产。类型电影就是在这种生产和消费的模式中形成的。它的典型特点是,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商业电影作为今天主流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型化的影片是其票房的基本保障,而演员的选择和使用就必然要符合类型电影的一些基本模式和规律。这种模式随即表现在同一题材类型中成功范本——本色表演的不断再生产。

  本色表演是演员按照自身的艺术素质、魅力和性格特质所形成的习惯的表演创作思维和表演创作手段。本色表演因为演员采用了自身较熟悉的表达方式,所以塑造出来的角色通常情况下会较好的展现演员自身的魅力,较少人为雕琢的痕迹,符合于电影美学逼真性的原则。类型片中本色表演的典范,如黑泽明的御用演员三船敏郎,在黑泽明一系列“武士”题材的古装时代剧中,三船敏郎以善于扮演粗犷﹑强悍﹑动作性强的粗线条人物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一连串光辉的经典形象。又如导演冯小刚的老搭档葛优在多部冯氏喜剧中表现的善良中带着一丝狡黠的小人物式的幽默,同样彰显出一位本色演员身上的独特个性魅力;再比如周星驰风格鲜明的“神经喜剧”中的无厘头;希区柯克悬疑电影中惯用的金发碧眼、风度优雅的“冷美人”……都是商业电影中本色演员的成功典范。

  类型片要有适合类型片的表演,需要对演员有类型化的选择和培养。观照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演不难发现,“角儿”的成功在于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了演员独特的个人优势和潜质。在传统的戏曲训练中,戏班师父首先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条件来为其分配行当。行当入对了,个人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成才的几率才更高。我们不能否认很多杰出的演员在其演艺生涯中能够不断的转型挑战自我,但首先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讲能塑造好某一类型的角色已实属不易。那些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百变自如的影视明星,也多半是在不断的创作中,伴随着演技的逐渐纯熟,而开始审慎地展开新的尝试的。加之在商业电影,类型电影制作模式日益成熟的今天,一次不够成功的转型可能带来的商业和个人艺术道路上的巨大损失,而稳妥地使用已获成功的类型化演员才是票房的基本保障。尽管演员们大都希望能够通过不同角色的尝试拓展戏路,但不容否认的却是绝大多数的演员只能处在等待和被挑选的地位,更何况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日本著名表演艺术家高仓健也曾坦言在其一生中创作过的204部电影中,主要以饰演犯人、黑社会、军人形象居多。其中,大约有170多部都“保持着一个角色,一种演戏方法” 然而类型的不断重复,并不代表在创作上的止步不前,正如高仓健所言“每次演电影都是非常投入的”,正因如此,高仓健在赢得了专业认可和商业承认的同时,更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

  由此可见,每一个青年演员都应准确、及早的正视自己,结合自身条件尽可能发挥个人优势,变劣势为特点;找到自身适合的角色类型,并在演技上不断磨练、强化,使之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青年演员在他毕业后的十年当中或许得到的正是他最初最擅长或是适合的那个角色。以退为进,在竞争激烈的表演市场中,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道。同样的,这就更要求我们的表演教员在对电影市场敏锐把握的同时,独具慧眼;面对电影业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尽快做出反应;并从招生考试、选拔人才到专业学习、学生毕业规划等方方面面入手,不断强化其个性训练,形成持久、耐看的本色魅力,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专业类型培养目的。

  虽然DV教学在各大学影视表演专业早已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而实行多年,各种专业设备和师资的投入也日渐齐备。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难免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窘况。本应全身心投入实践,在镜头前表演的学生们,却往往在剧本、排练、拍摄、剪辑、制片等诸多繁复而专业的环节中疲于应付,难免捉襟见肘,更何谈全身心地投入表演。舞台表演技巧纯熟,镜头前的表演却过火、紧张而不松弛、生涩而无味,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电影表演专业学生的尴尬。镜头前的表演训练更亟待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电影演员要能够熟悉的掌握电影摄制的基本规律,明白镜头内部表演与镜头外部表演的异同,准确实施演员的调度和摄影机的调度;明白不同镜头乃至镜头的表现特点,还要通过观察拍摄现场的灯光、布景、机位、调度,甚至对摄影师更换的镜头型号,大致判断出拍摄的景别,想象出呈现在镜头画面中的具体场景,适时做出表演方案的调整。其次,在教学中要有一定课时量的镜头前微像表演的强化训练。即便是简单的一个眼部动作,却有看、瞟、窥、瞥、瞪、睄、盼、睥睨、盯等不同的动作状态,传达出的人物内心情感自然各不相同。虽然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中,舞台的表情是舞台形体行动与语言行动的重要参与因素,但是由于电影艺术独特的审美特点,其表现重点就不仅在于角色心理感觉的清晰性表现,而更多包涵着非目的性和非逻辑性的表达。表情的准确和生动传递的重点不在于其明显性,而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细小的难以言说和准确计量的感觉传递。这就要求演员运用更多的心理技术,悉心揣摩。尤其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成功表演案例的观摩,不断体会,从而掌握准确拿捏好分寸火候的外部技术。

  再次,要能通过不断地训练,使学生们轻松自如地把拍摄环境当作是演员自我创作的表演安全区。电影摄制现场,不同于理想的话剧舞台。面对脚踩滑轨,头上顶灯,面前一块反光板,眼前还摆着摄影机的复杂环境,要与可能并不存在的对手进行交流,又要使自己的表演连贯流畅实为不易。如何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演员在摄影机前最快找到自己的表演支点,进入良好的角色状态,许多成功的演员在反复的拍摄实践的过程中都总结了自己的小技巧。因而,通过一定得课程的针对训练,培养学生快速熟悉和适应摄制组现场拍摄的环境,从而快速进入创作状态,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电影演员阅读剧本绝不应是简单用荧光笔勾画出自己的台词记熟了事,要深入分析剧本字里行间的潜台词、内在语,对规定情景进行无止境的开掘,方能对角色有起码的把握。而抓好每一场戏的“戏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善于为自己的人物设计精彩的语言、动作表达方式;从剧本简单的文字间,寻找能使观众产生共鸣的蛛丝马迹,尤其要体会剧本中的“笑点”(兴奋点),加以重点表现和处理。这种“笑点”往往不一定是玩笑、或是恶搞,而是观众的“兴趣点”所在;是角色与观众产生的共鸣。要知道当观众对演员的表演报以会心一笑的时候,也一定是你的表演“击中”他的时候。

  商业电影的拍摄力求控制制作周期,降低成本,加之许多演员档期紧张,或是角色年代久远、身份特殊,因而,在开拍前进行大量细致入微的体验生活,深入到生活的一线基本是当代演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对生活的体验又是电影表演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实际上,现代伴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影演员完全可以足不出户的去“体验生活”,获得大批一手讯息和资料。google地球可以把我们带到世界的每一寸土地,实时观望全球动态;网络视听与无尽的互联网资源,可以让人坐享世界各地图书馆最全面、最深入的讯息资料。只要能想到的,媒介的使用几乎可以让我们的五官除嗅觉和味觉之外全面的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而演员又天生是想象的高手,因此,电影演员若能充分的利用好科技时代的各种资源,一样可以通过网络时代的“真听、真看、真感受”来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

  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最小的单位是镜头,而比之更大的则是“场”,电影演员既要能在宏观上把握全片的观念,又能够具体处理好每一个镜头中的贯穿动作,而写接好二者的便是演员心中要建立“场”的观念,从而将二者辩证的统一起来。一场戏中的表演要能有机连贯、一气呵成。

  以往我们谈到的“过火”表演,大多指存在于表演艺术初学者身上那种因为内心依据不足,没能真正入戏的错误表演方法。在专业演员身上,问题则更多的表现为力道的不足,激情戏无激情的状态。较之于西方人的热情奔放,东方人的情感相对比较内敛。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常表现出一种“亚激情”的状态。有时现场看着还可以,剪辑台上却感到不够。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即便那些如今已极度“生活化”表演,也同样是一种对生活提炼后的集中、放大和夸张才有看头。一个看似非常生活化的农妇习惯性的抹鼻涕的动作,也正是通过演员形体动作的夸张设计、适当角度的表现、近景镜头的强调来展示给观众的。也许正是由于动作本身的“太生活”而不够“艺术(美)”才给人带来“太生活了”的错觉。因而,商业电影表演的技巧运用上,演员更多的时候要“放”一些,进行适度夸张,即隐藏了“表演技巧”却更具“鲜明性”的表现。适度造型,为人物设计鲜明的线条感和造型性,出来的效果往往恰到妙处。我们看007持枪的pose(动作)、人物的步态,香港功夫片中的武打造型、不时摆酷亮相,甚至是《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的一些精心设计过的小动作,都很好的帮助人物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

  我们不妨通过对20、30年代无声电影最辉煌时代的电影表演进行读解,来理解电影表演的形体表现力。在无声电影中,演员无法通过有声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情感,而只能付诸于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因而他们的表情及肢体动作常常是极其精准的。代表世界无声电影表演最高成就的卓别林被称为“电影纯表演的第一人”。他表演的角色其表情与身体语言以一种性格的生命力,焕发着人性的情感与光芒。卓别林被普多夫金誉为“心灵统治者”的艺术家,他的喜剧表演开创了蕴含喜剧美学意味的肖像造型时代。而观看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实力的女演员阮玲玉的一系列作品,我们同样不由得赞叹无论是一个点烟的动作,还是病床上的哭喊,她那十分到位和妥帖的表演,竟丝毫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其出色的表演至今仍使很多当红的女演员望其项背。

  运用斯坦尼体系中的情绪记忆法,攫取生活中的亮点,形成创作依据与素材。当我们看到了《德拉姆》少数民族少女羞涩质朴的微笑;见识过《小鞋子》中兄妹俩惺惺相惜的纯真微笑;品味了《北方的那努克》中猎人猎取胜利果实后原始而不加修饰的微笑;见证过奥运赛场上健儿夺金后那浸润着汗水与泪水的微笑…….之后,我们的表演就有了最真实、最感人的依据。在收集、记录、复制、整理、提炼与总结之后,形成与现代生活观念相融合,符合当代观众审美情趣的情绪片段的集合,再到作品中加以集中表现,创作的素材才能更加丰富,表演才能更加感人。商业电影中演员的表演虽然更多的表现为成功类型角色的不断重复,却同样需要演员个体在不断的创作有所突破和创新,不断补充和丰富,从而形成既贴合角色剧本要求,又具有演员个人性格魅力的本色表演,以推动电影表演的良性发展。

  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下设的青年电影制片厂作为中国一代青年电影学子的试验田,曾经培养出“第五代”导、表、摄、录、美等一批中国电影杰出的制作群体。如今,商业电影市场日益成熟,市场需要的是更多可以直接上手、具有成熟技术和经验的影视工作者,电影演员更不例外。市场的残酷性要求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要能够尽早的适应摄制组的拍摄,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不仅要抓紧提高学生们的专业基础素质,更要在校园里就尽早解决与摄制组的对接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门办学,把电影表演教育与电影市场、电影拍摄紧密结合起来。要鼓励学生们抓紧在校期间的实习锻炼机会,更要为学生们不断创造机会,这无疑是每一所影视艺术类高校的重要职责。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聘请社会知名导演为学生们执导商业话剧,面向社会公演;组织影视拍摄实践;组织各个高校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在传统“院带团”“院带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青年电影制片厂等学校资源优势,推出更多学院自己学生的成熟作品;招聘校内外,乃至国内外知名的导演举办“特别讲座”和“教学示范课”;并以学校为依托,确立正常科目之外研究活动的地位等等都不失为当下完善电影表演教育的良策。

  校园外,中国电影的发展正经历着沧桑巨变,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将奋然崛起;校园内,中国电影表演教育决不能坐以待毙,墨守成规。中国电影表演教育乃至全国各高校的戏剧影视艺术表演专业唯有在变革中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质量及教育水准,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为明日中国电影的辉煌培养坚强有力的人才与后备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