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表演箴言:真实、生动、个性化的表达就是好演员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2/24 4:45:2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什么是演技?这个话题在近两年,已成为观众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今年《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等综艺中,业内人士对“好演技”、“S级演员”等争议也愈发激烈。大家互相交锋观点,成功制造了一个个与表演无关的热搜。那,究竟什么是好的表演?好的表演是怎么出现的?表演是否真的有章法可依?如何让中国影视剧市场脱离审丑,回归审美……这些问题,却迟迟没有人给出准确答案。 没有演员不会演戏,只有导演不会导戏。在中国的大部分片场,导演仍起着提纲挈领的支撑作用,不仅要把握剧情走向、拍摄节奏、现场调度、视觉语言,同样也承担了对演员表演的引导重任。当所有演员都看不到自己在摄影机里的样子,不确定语言、动作是否合理准确时,就需要导演心里有一把尺子,以此明确告诉演员,一些表情是否该再收敛一些,刚才的情绪是否在角色之中。好的导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演员碰撞出优秀的表演,也能够通过镜头语言帮助其升华情感。新京报记者专访导演高群书(代表作《风声》《神探亨特张》)、刘家成(代表作《铁齿铜牙纪晓岚》《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张睿(代表作《余罪》《莫斯科行动》《谢谢你医生》),他们讲述了对表演的思考。 高群书执导的电影《千钧一发》,改编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起连环爆炸勒索案,讲述了一个老警察四天连排十一枚炸弹,被最后一枚炸弹炸成重伤而成为英雄的故事。为了寻找男主演,剧组见了很多人。当时,警察马国伟正在帮剧组维持现场秩序,高群书看到他说,就是他了。剧组都傻了,高群书力排众议,“我就看他是那个人物,我说他演不好算我的。” 选角,是一部作品筹备期间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选角成功了,很多作品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高群书的电影里,经常出现非职业演员,例如《神探亨特张》,男主角张立宪人称“老六”,是《读库》杂志的主编,其他演员身份还包括出版人、民谣歌手、微博红人、编剧、主持人、设计师、唱片公司宣传、公务员等。从1995年的《中国大案录》,到之后大火的《命案13宗》,一系列重案调查电视剧,高群书用的也都是非职业演员。 高群书采用非职业演员特上瘾,因为有两大好处:一是配合,职业道德好,素质高;再有就是个性突出——职业训练会抹杀个性,笑、哭都差不多。在高群书看来, 1 演员不能靠表演成为这个人,而是依靠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和体验。只要是人,都有喜怒哀乐。“要找对这个人,看本身他是否有人物的那种性格和状态。” 张睿也是以选角为重的导演之一。他十分看重演员生活中的真实,以及其本身性格与角色的贴合性。 2 选演员时,张睿并不聊太多戏,而是靠日常聊天,观察演员最真实的一面是否和角色贴近,是否具备个人独特的魅力。例如为《余罪》选角时,张睿见了张一山两次。第一次张一山有些拘谨,在陌生的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让他放松,张睿把第二次见面约在酒吧,状态放松后,张一山展现出北京小孩的自来熟,主动约张睿去KTV唱歌。张睿一直观察张一山最真实的状态,“一山具备那种小人物低调的特质。余罪作为卧底不能太扎眼。” 张睿认为,演员是现实中真实的人,剧本再怎么塑造,人物也更多停留于编剧的想象中。演员一旦合适,其身上最真实的魅力,会赋予这个角色更丰富的层面。“我曾经跟资方说,选演员选对了咱们是双赢,选不对就是双败。演员角色不对,这个戏就成立不了。” 3 在很多导演的拍摄习惯中,通常前十天的时间非常重要。高群书会利用这段时间让演员融合剧情。两场重头戏死磕下来,过了,演员的状态也就稳定下来。在高群书看来,演员演不好,更多是因为导演和制片人没有时间去磨演员,比如一部电视剧一天拍9页剧本,一大群人等着,即便演员演技很差,也没时间去管。而《风声》场景集中,相对单位时间就多。“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话剧演员的演技相对更好,因为排练时间长,可以反复磨。如果时间够,路上找一个路人,给我一个月,都能培养成演员。” 4 刘家成则习惯在开机前至少一周,只拍一些小的戏份,以帮助演员寻找最合适人物的表演状态。在电视剧《芝麻胡同》刚开机时,主演之一的刘蓓就曾跟刘家成表示,如果一个演员一上来就说自己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刘家成也认可,再优秀的演员,都需要时间去寻找准确表达,“可能人物身上有三四个表现形式,最终只有一个最合适。” 进入拍戏正轨后,导演激发演员表演的方式也不相同。 5 高群书经常用喝酒帮助演员“解放天性”。《神探亨特张》中所有演员都跟高群书喝过酒。拍《风声》时,王志文从上海来,俩人吃涮羊肉喝点酒,就定了;周迅第一次见面喝了半瓶红酒,问“导演我怎么演”,高群书说,“你就这么演,永远在微醺状态,让人摸不着”。李冰冰不喝酒,但让她拿下金马影后至关重要的那场13分钟的戏,她喝了酒。拍摄前,剧务去边上小卖部买来6块钱一瓶的白酒,李冰冰喝了七八两;没什么事,就又喝了瓶啤酒。最后她喝了一斤二两白酒,镜头一气拍成,拍完回宾馆在车上吐了一路。 张睿欣赏一些世界著名导演的拍戏方式。例如迈克尔·贝在拍摄《变形金刚》时,所有人都不叫他导演,而是叫迈克尔。 6 这种平等的相处关系,令片场氛围很愉快。“演员会更信任你,更愿意把自己交给你。” 高群书执导的电影《风声》,汇集了当时最当红的大牌明星。 7 拍摄过程中,高群书最注重的是破除每一个人之前的表演套路。比如,苏有朋饰演的伪军总司令侍从官白小年曾经是戏曲名伶,高群书就要求苏有朋生活中也要用昆曲说话;包括那时苏有朋和他妈妈说话,和剧组的人说话,都要像唱昆曲。“生活中也要带着范儿,不是今天演戏才拿腔拿调。”在高群书看来,演技的磨练首先需要生理感官上的提升。 8 真实,是所有导演在采访时提到最多的词汇。相比“演”,能不能从形象、气质、生活习惯、甚至细微的小动作,都真正成为那个人,远比极力展现精湛的技巧更为重要。 《余罪》中有一场备受热议的戏——张一山饰演的余罪在天台上跟队长争执,他不想再当卧底了。那场戏,张一山全程情绪激动,脸通红,青筋也爆出来了。有观众评价他的表演有些过度,但张睿却认为,这是沉浸在人物中,真实产生的反应。在前一天,余罪亲眼看着一个黑帮在他面前把另一个人割喉,血喷了一地。这对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是心灵上极端的冲击与伤害,“你亲眼看见一个人死在你面前,但别人告诉你,你还要接着去卧底。如果换成是我,我肯定也有剧中余罪那样激动的反应,就像战争结束后很多人会患上创伤后遗症一样。” 9 在张睿看来,好的表演一定是演员沉浸于角色,所有的情绪、行为都是真实且不经意的,就像生活中,人放松时会瘫坐在椅子上,但有些演员在戏中却依然正襟危坐。“如果一个演员在生活剧里,拿个东西,回个头,还会有特别的姿势,会特意露出某一边的脸,让你觉得很帅,那大部分都是刻意设计过的。但生活中,尴尬了就会有很自然的尴尬表情,演出尴尬给别人看,这不符合生活逻辑。” 导演的技术指导,演员的演技,仍不能百分百成就一段好的表演,场景、道具、镜头语言等辅助同样缺一不可。 在刘家成执导的电视剧《高粱红了》里有一场戏,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听闻一直跟随他的14岁通讯员牺牲了,剧本里需要他跑到村口,抱着通讯员的尸体大哭,“但演员哭到什么程度能展现这种感受?”刘家成设计朱亚文听到消息后震惊了,接着是镜头转到坟头,上面放了一把小通讯员生前吹过的小号,系着一个红绸子。战士们站了一排,朱亚文站在中间,此时音乐起,闪现小通讯员生前的画面。转回现实后,朱亚文拿起这把小号,吹了一遍冲锋号,同时泪水哗地流了下来。10在刘家成看来,表演是演员演技和导演艺术创作的结合。导演的手法不仅能降低演员的表达难度,同时也可以把一段常规的戏,升华成高级的表演。 11在演员不可控的时候,导演手法会显得更加重要。例如,某场戏需要演员表达“极致难过”,但一些演员就是很难哭出来,这时候导演就不能再“怼脸”拍正面,但可以用舞台剧的手法,搭配悲伤的背景音乐,通过视觉、听觉、镜头相结合的方式,以拍摄其他事物来帮助观众进入角色。张睿以英剧《普通人》举例,该剧起用了两位非常年轻的演员,从高中演到大学。很多时候,镜头只是记录他们的背影。“你能感觉到那种伤心。反过来想,如果我拍你的脸,你给我演极度伤心,这不是为难演员吗?演成什么样,才能把极度悲伤演得自然?我们不能把演员暴露在一个非常勉强的状态下,非让他去演什么。” 在高群书看来,现在的表演教育体系招生面对的大多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没有人生阅历,很多学表演的孩子家境不错,成长很顺利,对社会没有感知。这使得不少即便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表演依旧是在模仿,“真正的表演应该是进入剧情,而不是进入一个表演套路。” 高群书说,能做到“真实、生动、个性化的表达”,就是好演员。草根出身的非职业演员也能演总裁,因为总裁既有像潘石屹那种小眼笑眯眯的,也有王健林那种严肃的类型。高群书见过两个真正演什么像什么的演员,刘松仁和谢君豪,“他俩演起戏来像是灵魂出窍,演出来你像不认识他一样。” 张睿把好的表演分两个层级。稍微好一些的演员,也许在演技上未达完美,但以个人魅力足以吸引观众。张睿以杰克·尼克尔森、艾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著名好莱坞影星举例,他们演出的角色虽然似有雷同,但演员的个人魅力却为每个人物赋予了独特之处,“观众就是喜欢他那劲儿,他演啥我都要去看。演员的表演魅力,足够让你觉得这个角色还不错。”张睿认为,目前中国很多演员能达到这个层级,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而金字塔塔尖上的演员,在张睿看来,大多是没有自我的,只有角色。就像丹尼尔·戴·刘易斯那样,生活中尽量保持平凡,把自己的全部都交付于角色中。 刘家成比喻,普通人与演员之间,隔着一扇门,门上有一把巨大的锁,这把锁叫“天赋”。“天赋”即对表演拥有表达的热爱,同时学什么像什么,能清楚地通过行动、语言,把想法准确表达。“有些人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做起来,手脚就完全不对。” 此外,刘家成认为好演员一定是聪明的。这种聪明,更多在于是否善于观察、善于体现、理解能力强。 他接触过的优秀演员,片场反应都很快,一点就透,“聪明是表演天赋的一部分,理解能力不足,即便特别努力,成为好演员的难度也很高。” B02-B08版 为导演、演员、老师对表演的“36条修养”【编辑:房家梁】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娱乐频道文娱新闻精选: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