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电影鉴赏】无可逾越的经典——《音乐之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15 16:08:0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看着这段歌词,我们或许都会觉得十分熟悉。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音乐老师总是会教我们唱这首歌。这首歌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教会了孩子们最基本的音乐知识,也勾起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于1965年上映。电影讲述了1938年,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们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这时,德国纳粹吞并了奥地利,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役,并且在一次民歌大赛中带领全家越过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的魔掌 。

  22岁的玛利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家庭教师的请求,她决定接受,也借此机会希望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玛利亚到达冯·特拉普家,就明白了以前那些家庭教师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总是用捉弄教师来吸引父亲的注意。

  上校要求玛利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利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谨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了。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埃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上校对玛利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利亚把从他妻子去世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玛利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即孤独的牧羊人,上校为玛利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了。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利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利亚回修道院。玛利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玛利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玛利亚向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院长告诉她要鼓起勇气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利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玛利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玛利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利亚互诉衷肠,很快地,他们就结婚了。

  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当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上校和玛利亚不同意在自己家挂纳粹国旗,但当他们不在的时候,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麦克叔叔帮他们注册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校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纳粹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到纳粹海军报道。一向痛恨纳粹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人离开奥地利。

  为了摆脱纳粹的监视,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利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借着音乐的掩护逃离演出现场,纳粹尾随一路追到修道院里,修女们拔掉了纳粹汽车的电动机,上校一家借机脱身。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相当经典的音乐片,取材于奥地利修女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根据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片中众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电影观众沉醉不已,理查德·罗杰斯创作的优美动听、流畅生动的音乐和百老汇制作人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撰写的雅俗共赏、惹人喜爱的歌词,无疑是影片取得空前成功的关键因素。自上映以来,《雪绒花》、《哆来咪》等多首歌曲被广为传唱,成为经典曲目,《音乐之声》电影原声带更驻留唱片排行榜上长达233周之久。

  《音乐之声》这部欢声笑语的喜剧片反映的是严肃、深刻、崇高的人道主义内涵,也表达了奥地利人民反侵略的正义心声和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影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利亚,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气候、雅致的别墅,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积极的生活态度,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