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影视圈也喜欢用“浑身都是戏”,“脸上都是戏”来夸奖演员了。这种肇始于梨园,经话剧转入影视圈的表演评价标准,已经对影视艺术最接近生活本色的特点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果说舞台艺术偏于写意,那么影视艺术就偏于写实。夸张的、戏剧化的表演是舞台风的追求,也比较适合特殊的欣赏条件,即观众坐在台下“远观”且“视角固定”。它并不一定适合被镜头近距离展示,无死角地环绕描绘。这是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的一个区别。现在,影视演员们生怕自己没“戏”,纷纷把“戏”掏出来,标签化地挂在肢体上,贴在嘴脸上,或硬塞进台词里,然后被镜头和音响放大给观众看,真的有一种“洒狗血”(梨园行话,意为大而失当的表演)的味道。
为什么一些老电影看起来比较舒适,耐人寻味,或者欧洲、中东的艺术电影让人可以静静地欣赏,也不觉得乏味?我认为就是他们遵从了影视艺术的特点,在“真实”中追求“张力”。他们用“恰到好处”的表演,精妙地隐藏了表演痕迹,同时又具有艺术高于生活的“差异化”特征,这样反而更好地证明了他们的表演水平和艺术智慧。
影视表演应该用更多的篇幅去酝酿,然后用瞬间的点睛之笔来展现艺术功力。这与镜头语言能比舞台欣赏带给观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有关。信息少的时候需要增加信息。信息多的时候需要解读信息——用点睛之笔带动节奏。
|